“毕竟林贾两家不过单纯的姻亲关系,若贾氏生前没有生下妳的话,在她死后,两家也就没有往来的必要,只因为多了延续的后代血脉,两家才会继续亲戚之间的交情关系,所以一般来说,很少有外家会将出嫁女儿的嫁妆收回去,因为一旦收回了,那就表示两家日后将不再有任何关系,换句话说,贾家也未必承认妳这个外孙女。”江大夫人解释道。
古往今来,这姻亲关系最是微妙,其实现代社会还好些,毕竟交通方便,亲朋好友之间走动也容易,可是古代就不同了,多的是女子一出嫁之后,便一辈子再无机会回娘家,有时候看小说上面写道,好像女子出嫁后还能与娘家往来频繁的,其实那也就针对上流社会这种很多时候不得不用到内宅妇人交际手段的圈子,才会有婚后还能见娘家人的机会,但也仅限于大家都在一个城市里,若不然,依旧是多年不得见上一面。
贾元春曾在原著里说起,长辈们当年送她到那个不得见人的去处,未必只是埋怨她多年不能与家人见面而已,更多的是不满贾母将贾家复兴的希望落在她身上,又不肯好好培养贾家后代子弟之故。
林黛玉以为,依贾元春的聪颖才智,她能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再聪明也还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甚至根本不屑仕途之路?贾宝玉纵然有再高的才情又如何?只要他一日不肯将自己的聪明用在对贾家有利的地方,贾家人所谓的希望就永远是浮云。
偏偏贾家众人从贾母到王夫人,从王夫人到贾家下人,所有人都被那个‘衔玉而生的宝玉是有大造化的人’所蒙蔽,以为只要贾家有贾宝玉在,一辈子都不会倒呢,以为有贤德妃娘娘在,荣华富贵就享受不尽,竟是谁也没想过贾宝玉若没了贾家,他又算什么?贤德妃若有一天挂了,贾家又算什么?正因为想不到,所以注定了倾倒的悲剧。
“可是老太太还口口声声让我要时常去荣国公府走动,这…她是真不明白其中的问题点,还是故意想混淆我的观念,让我以为两家关系从不曾断的?”林黛玉恍然地点点头,她突然想到…难怪原著里的林黛玉都快病死了,这贾母还能在一旁说风凉话呢,敢情那时候的贾母已经不认林黛玉是她的外孙女了?所以才会冷淡地说是她给了林黛玉错误的想法,才会不管已经病入膏肓的林黛玉是死是活,一心一意就想着为疯魔的贾宝玉冲喜。
“恐怕她史老太君是以为亲家公生前那番举动是别有用意呢,可惜那种事一来没有白纸黑字的凭据,二来她也自己从来没真正放在心上,所以今日县主说两家早断了亲的事,倒是说得上合情合理,哪怕拿到皇上面前裁决,史老太君也站不住脚。”江大夫人淡然地笑道。
赵华这才想起她与贾母提到公公生前托付给贾家的那些东西时,贾母曾当着大家的面说那是公公同意林黛玉与贾宝玉两人婚事而先给的嫁妆,便连忙撇清道:“亲家太太可千万别信史老太君的话,咱们两家的婚书是公公生前亲笔所书,根本造假不,哪里能因为她是长辈,就可以三言两语地毁了一桩好亲事。”
“我岂会那么不明理?要说这亲事当年还是严老亲眼见证的呢,我们江家的人从来都不会不相信严老的一言一行,我不过是觉得史老太君今早的作为有些可笑罢了,玉儿,我说这样的话,妳可别生气,毕竟贾家那些人是什么样的人品,妳应当比我了解才是。”江大夫人摇摇头,她鄙视贾家人的作为,却也不忘对林黛玉解释一番。
“玉儿不敢,只是心里很担心老太太会说出什么让伯母感到气恼的话。”贾母会说些什么,林黛玉虽未亲眼所见,可也能猜到一二,她与贾家人本就没多少感情可言,更别说他们在她未来婆婆说三道四的,怎么不想想若她未来婆婆是个小心眼的,她嫁过去之后又有什么好日子过?不过想来,对贾母而言,大约会以为嫁谁都没有嫁贾宝玉好吧。
“我还没小心眼到记恨这种事情,毕竟等你们成亲之后,能在我跟前尽孝的日子也不会有多少,我只求你们小两口和和乐乐过日子就好,况且你们俩都是有主见又有本事的,我也根本不必担心你们撑不起自己一个小家。”江大夫人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道。
江大夫人对于那个已经好多年都不常见到面的小儿子早没了那种非把对方绑在身边才安心的想法,以前江恪年幼时,她或许还会挂心这个,担心那个的,江恪远赴京城求学之初,她也有过那种巴不得儿子哪里也别去,只要乖乖在她身边就好的想法,不过随着下一代的孙子孙女一个又一个出生之后,家里开始又有了几个孩子的笑声、说话声点缀,似乎也渐渐地分化掉江大夫人原先那种患得患失的情绪,直到现在…她觉得这次来京城,除了处理小儿子婚事的时候比较繁忙之外,更多时候就像是来游玩的。
林黛玉想了一下,好像也是哦!?她听说江恪还会在京城待好多年,而江家远在江苏,虽说官员每年都有长假可以回乡探亲,不过若是两三年才回去一次倒还有可能,年年都回的话就不可能了,她觉得江家长辈们也未必会希望晚辈年年都要来回奔波,而且奉养长辈的事…江恪也不是独子,确实在这种事上头可以小小偷懒一下下。
既然没有与长辈同住,那个相看两不顺眼什么的,自然不可以发生啦,江大夫人也不会因为对媳妇不满意而寻隙找碴,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她没那么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