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烘焙茶叶的时候,她就预想到了这个后果,所以才会半胁迫式的让林宝景签订保密条款,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阿公,炭焙茶的做法大家都知道,也没什么好稀奇的。他们愿意炭焙去卖就让他们去,别气坏了身体。”
对知夏来说,爷爷气坏身体可比炭焙茶制法泄密更严重。
“可是他们。。。。。。”林成枝真的很不甘心。
“阿公,你的身体最要紧。”知夏递给爷爷一杯水,说道:“烘焙茶叶大家都知道,但是一直以来却没人像我们这样做。就算现在他们像我们这样做,也不一定能烘焙得和我们一样。木炭,火候,时间,不可掌握因素多了去,你别太苛责自己,气坏了划不来!”
知夏最懂的如何安抚林成枝,她又笑着说道:“就算他们烘焙得和我们一模一样,也不一定都能遇到唐老板这样豪气爽快的大主顾!”
“这倒也是。”林成枝终于气顺了一些。
知夏看爷爷脸色缓和,故意逗他开怀地说:“阿公你孙女我啊,运气一直好着呢,咱们走哪都能遇到贵人,旁人可遇不来!”
“这是真的!”林成枝想到什么似的来了精神,对知夏感慨道:“小时候阿公给你算命,说你贵人运旺,走哪都有贵人扶持。这一年看下来果然如此!”
“所以啊,阿公别想太多,安安心心,长命百岁啊!”
这才是最要紧的事。知夏在心里补上一句。
因为林加来的炭焙炉不能用,如果知夏想要继续做炭焙茶生意的话,当务之急就是解决炭焙炉的问题。
炭焙炉是水泥做的,没有技术含量卖得便宜。只是知夏家空间狭小,没有地方放置。
家里没制茶,知夏和爷爷商量,干脆把炒茶间的制茶器械卖出去,全放上炭焙炉做烘茶房间。
“可是以后松儿要用没有的话怎么办?”老人家难得置办一些大物件,很是舍不得。
在林成枝的观念里面,茶叶和这些制茶器械都算是祖宗基业,需要有人来继承,也算是林生松以后的退路。他没能力,本身没置办多少,更别提让他出售。
“阿公,阿弟现在成绩好,不一定会回家种茶。”知夏懂得爷爷的想法,和他分析利弊:“就算阿弟有一天读书不行非得回家种茶叶,那也是几年后。几年后说不定东西都生锈了,用不上还不如现在换点有用的。”
“说得有道理。”林成枝表情松动。
“而且,我们这次是为了换炭焙炉,为的是更好地赚钱。以后赚钱了,买什么器材都有!”
“那好!”知夏这点说到林成枝心坎上,他欣然同意。
赚钱让老人节充满干劲。
林成枝只留下一个烘茶机,用其他器械换了十个炉子,一字排开。
再也不用受制于人让林成枝的眉目舒展,他想着接下来他还要收一些茶回来烘焙。
知夏想得更长远一些。
她给黄文远打电话,咨询他最近茶叶城是否出现了许多炭焙茶。
“不算多,但是和你第一次拿过来的特别像。”黄文远那天听人吆喝炭焙茶,凑上前也也买到一些。
“价格呢?”这是知夏最为关心的问题。
“我收的是25元一斤,品质还算不错。”黄文远还补上一句:“但是肯定没有你第一次给我的好!”
知夏心里有数。
十块钱一斤的毛茶,换算成净茶大概是十六元一斤,烘焙得好的话能卖二十五,利润空间还是很大。
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卖烘焙茶,算是明牌,知夏再去做不一定有优势。
不管从茶叶源头,还是从烘焙手法,知夏再做下去的话,利润空间被压缩是肯定的。
前面那些话都是安慰爷爷的,实际上知夏心里充满担忧。
还是得尽快开拓新赛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