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慕修把赵正扶到桌边,他还有些不好意思吃,道,“你们俩也没吃吧?”
秦慕修温和的笑道,“我们在家里吃过来的,您别管我们了,快吃吧,坨了就不好吃了。”
赵正这才开始吃。
蒋翠兰没做午饭就跑了,早饭也就是一人一碗稀乎拉碴的野菜羹,他和柱子早就饿得慌。
吃完,赵锦儿刚要收拾碗筷,秦慕修道,“我来,你给叔和柱子看看。”
赵锦儿依他言坐到桌边,道,“叔,柱子,你们把手伸出来,我给你们把把脉。”
赵正愣了愣,“你会看病?”
以前怎么不知道。
赵锦儿含羞一笑,“不能算会看,不过是从前跟着爹爹学了点皮毛,我先给你们看看,若是看不出所以然,还是得找大夫,总这么熬着不是办法。”
赵正苦笑,“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不熬着可咋办?”
半个月前,他先开始咳嗽,紧接着柱子也开始咳。
咳着咳着又反反复复的起热,折腾得死去活来。
让蒋翠兰去镇上抓点药,蒋翠兰却说家里没有抓药的钱,只抠抠索索买了点生姜回来炖汤,还只让柱子一人喝,赵正连汤渣都没喝到。
结果父子俩一起,越病越重。
蒋翠兰除了骂赵正害人害己,依旧死活舍不得掏钱给他们请大夫抓药,眼看着两人都病得只剩皮包骨,再拖下去只怕要出人命,便想出去老秦家讹诈的馊主意。
赵正叹口气,“锦儿啊,家里一直是你婶子做主,你也知道,当初你的婚事,我……”
赵锦儿拦住话头,“这桩婚事挺不错的,婆家人个个待我都好。”
听她这么说,赵正心里好受多了,也没有再解释什么。
赵锦儿把完脉,道,“把你们舌头也伸给我看看。”
父子俩照做。
看完,赵锦儿皱起眉头,“脉粗而滑,苔黄且厚……除了咳嗽、起热,嗓中可有痰?”
赵正摇摇头,“没有,就是干咳。”
赵锦儿眉头拧得更甚。
秦慕修洗好碗正好回来,见状问道,“怎么?无痰反而更严重?”
赵锦儿点头,“这些症状若是伴着浓痰,说明只是着凉所致的风寒,只消祛痰驱风,很快就可恢复。但无痰而咳,便是病症下行到肺部生了肺毒,肺毒导致咳逆,和你之前的肺弱有些相似。”
秦慕修是在这个病上吃过亏的,听赵锦儿这么说,便知这父子俩的病着实不好弄。
赵正虽不大听得懂赵锦儿的话,但听到最后一句,也知事情的严重性。
不由眼眶通红,道,“我本就是个废人,治不治的无所谓,可柱子还小,不能让这病跟一辈子啊!”
赵锦儿心想您可真想多了,秦慕修能带病撑到十九岁,是家人照顾得好。
照蒋翠兰这么糟践,你俩撑不撑完元宵节都难说,跟个啥一辈子。
“你可有法子治?”秦慕修问道。
“有是有的,只是药贵,婶子不见得肯去抓。”
赵正恨恨道,“待她回来,我便让她去给柱子抓药,若再拖着柱子,就休了她!”
赵锦儿觉得这个威胁对蒋翠兰怕是一点用都没有,她还在家时,就时不时的听蒋翠兰抱怨,说瞎了眼嫁到赵家吃糠咽菜。
赵正给她休书,怕是正好如了她的愿。
“我记得爹爹也看过很多这样的病症,碰到家境宽裕的,他便给人开药方抓药,碰到困苦的,他便给不太费钱的偏方,也能起点效果。”赵锦儿支颐想了一会,“要不我也给你们一个偏方,你们俩一起用,莫再说什么只给柱子治的话。”
赵正哽咽道,“若有条件,谁还愿意一直病着,我这不也是实在没办法。”
“你让婶子用生姜一钱、连。根葱白两棵,就用我带来的白米,每天煮一小锅粥,你跟柱子一人喝半锅,连喝半个月,喝粥期间,睡前再用大蒜捣泥贴在足心。半个月后,应该见效,就买点葱姜蒜,不费什么钱。”
“不费什么钱,你怎么不把钱掏出来!站着讲话不腰疼!”
蒋翠兰尖利的声音就在这时传了进来。
她一路走回来的,正累得慌,一进门就看到院里的驴车。
便猜到是赵锦儿和秦慕修来了,站在门口偷听了好一会。
正想骂老秦家一家子欺人太甚,赵正冷脸问道,“你干嘛去了,弄到现在才回来?若不是锦儿带了米面,给我和柱子做了点吃,我俩不病死也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