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拉着贾敏,一起歪在榻上:“这下好了,你们总算回来了,以后我们就近了。”以林如海的官位,他们以后长待在京城的几率很大。
想到这里,史氏满足的叹了一口气。
她儿子不争气,但女儿争气,女婿、外孙也争气,就在京城,以后多多往来,这样两家关系还能更深厚。
贾敏笑着应下:“是啊,女儿多年没有承欢膝下,以后不会了。”江南虽然好,她还是更愿意待在生她长她的京城。
她看了看史氏头上的银霜,又有些心酸。
一年年过去,时不时听到哪家老太太去世的消息,她也会担心某一天收到荣国府的噩耗。
聊了几句,史氏问贾敏:“烨哥儿的婚事你有章程了没有?”
说到这个,贾敏歪着的身板一下子坐直了:“我也在为这事头疼呢。”
说是头疼,她脸上的笑意根本掩饰不住。
史氏哪里看不出来,轻轻拍了她的手背:“我就不信,你们没有看好的人家。”
还真没有。
在回京城之前,儿子中了状元的消息传出去后,他们就收到了不少信,不过他们夫妻两个都没有立刻定下的意思。
儿子娶妻要慎重,除了门当户对以外,女方自己也要是个立得起来的,日后她是林家的主母,要是个娇憨、没有心计的孩子,还要累的儿子忙碌朝堂的同时插手内宅,而且还要顾及儿子的喜好。
贾敏自己夫妻相得,也想让儿子娶个合心意的媳妇,要是娶进门的媳妇儿子不喜欢,嫡孙哪里来?
史氏睨了她一眼:“烨哥儿可都十七了,你们就不着急?”
贾琏就比林烨大不到一个月,媳妇都娶进门了,林烨还没定亲。
贾敏叹了一口气:“说不着急是假的,只是再着急还是要慢慢看。”她也是想要抱孙的,她同龄的手帕交早就当上祖母了。
只是他们夫妻想着要在京城给儿子看人家,又筹谋回京,索性就压着,准备回来后慢慢看。
她说了这么多,贾敏回过味来了:“母亲你有看好的人家?”
还真有。
“甄太贵妃有个侄女,年芳十四……”她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贾敏脸上的拒绝。
史氏就明白了,没停顿,继续往下说:“甄家打算给她在京城看人家,委托了甄太贵妃,你要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早些给烨哥儿定亲,要是太贵妃说动了太上皇,下旨赐婚,后悔就迟了。”
贾敏脸色难看。
甄家之前递过话来,他们已经拒绝了,没想到他们还没死心:“我会和老爷商量的。”
史氏点了点头,又提了另外一个人,这才是她真心想介绍的:“南安王府老太妃跟前养着个嫡出的孙女,她爱若珍宝,今年也十四岁了,正在相看人家,这是老亲了,我见过那孩子,容貌娇俏,能说会道,出身又高……”!问过了外祖母家的详细情况,所以面对陌生外祖母的怀抱,她没有多少生疏,“外祖母也好。”
史氏笑了:“乖孩子。”
然后她就一一指给她看:“黛玉头回来,还不认识人呢,这是你大舅舅、大舅母,琏二哥哥和他今年刚过门的二嫂,旁边那这是你二舅舅、二舅母,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林黛玉一一拜见,收了一通见面礼,然后史氏才看向未成婚的小辈:“这是迎春、探春、惜春,你们年纪相仿,以后可有伴了。”
几个小姐妹互相见礼,贾宝玉这时已经耐不住了:“老太太,还有我们呢!”怎么介绍了姐姐妹妹,就把他们哥几个给忘了呢。
史氏大笑:“忘不了忘不了,黛玉,这是你二舅母含玉而生的宝玉,你管他叫二哥哥。”又点了贾环、贾琮、贾兰让她认人。
贾宝玉凑到黛玉跟前,仔细打量后:“老太太,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老太太忍俊不禁:“胡说,你什么时候见过。”
林烨开口了:“宝玉,你看黛玉长得像谁?”
贾宝玉愣了愣,顺着大家的视线看向贾敏,大家都笑了,王熙凤笑的最夸张:“可不是吗,黛玉长得像姑妈,和烨哥儿也有几分相似。”林家兄妹两个都会长,挑着父母长处长,其中林烨长得像林如海多些,林黛玉像贾敏多些,不过只要他们兄妹两个站在一起,不用说,别人就能猜到他们有血缘关系。
贾宝玉:“……”
他有些委屈,他要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不过话说到这里,他就换了个话题和黛玉搭话:“妹妹,你可曾读书了?”
黛玉今年六岁,自然是读书了的。
她看了一眼贾宝玉,又看了看哥哥:“读过几本书。”
贾宝玉“妹妹读的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