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蔚然是个非常敏感的新闻人,他不是县记者那种抱着铁饭碗戳一戳动一动的类型,他会主动出击,主动安排新闻点,会抓读者注意力。
从修建沼气池到建成填料,再到产气投入使用这二十几天里,他一共在市报了三篇文章。
这三篇文章分阶段详细记录了唐家村大队干部以及社员们在修建沼气池过程中的精神面貌和挥洒汗水的辛苦模样。
他重点强调了社员们物质的苦和精神的甜。
人们总是对远处的苦难格外关注,文章在市报接连表以后就有了连载效果,不少市民关注着。
有些心细的市民甚至特意在月份牌上做了标注,圈出唐家村沼气池大约产气的日期。
他们希望那天的市报能看到这个好消息。
11月1o日这天一大早,外面还黑乎乎的,邮递员便骑着自行车,驮着橄榄绿的邮包挨单位送报纸。
卫明琪是省农机厂的一名技术员,她每日的行程很简单,起床去食堂吃饭,进办公室泡茶浏览报纸,然后去车间上班。
这几天她现一个有意思的报道,省机械报转载了玉安市报的几篇文章,报道了彬州县前进大队摸索着修沼气池的事儿。
她全程关注,也期待沼气池安全产气顺利投入使用的报道。
按照上一篇报道的估计,十天最多十五天就该产气了。
前几天机械报一直没有动静,今天应该有了吧?
她没顾得上在食堂吃饭,端着包子豆浆就快步往办公室去。
一进门她就见单位收室的大姐正在挨办公室分报纸信件,立刻快步上前问道:“大姐,机械报到了吧?”
大姐识字不多,但是她有自己独特的分报纸信件的办法,能记住哪样是哪样。
她准确地抽出最新一期的机械报,对卫明琪笑道:“有呢。”
卫明琪道谢,接过去就放下早点,先展开报纸浏览自己要看的内容。
有报道,但是,不是她想看的。
报道内容说的是很遗憾,前进大队唐家村第一座沼气池因为设备缘故,没有如期产气,估计还需要五天左右。
卫明琪心头不禁涌上一阵失望。
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望,为什么会这么关注一个普通贫困村的沼气池。
就是看到那一个个饱含感情的文字、那一幅幅朴实乐观的笑容,很想这个贫困的小山村能变好。
她压下心头的失望和难过,继续往下看。
文章没在失望的情绪上做文章,而是概括了一下唐家村的情况。
唐家村多山少地,土地贫瘠,没有任何农用机械,纯粹靠自己厚实的肩膀扛下所有。
他们每个人包括女人,肩膀都不是稚嫩的,都是磨出水泡磨破流血然后长成了厚厚的茧子。
虽然贫穷,可他们生性乐观,从祖辈那里继承了勤劳苦干的精神,不但如数交纳公粮,还想尽办法创新,努力改善贫穷的现状。
种水稻、沼气池、林药混作,是他们对贫穷现状的不屈服,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对困境起的冲锋。
一次失败不可怕,因为他们有坚韧的精神,会一次次实验,直到成功。
我们会一直期待关注,敬请阅读下期报道。
卫明琪看到最后忍不住泪目了。
是呀,建设的道路上哪有容易的?
没有机械,他们靠双手开山、辟地,靠着不屈的精神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扎根、代代生存,坚强不息。
她觉得自己也应该为他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