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人奉承,不会有人开绿灯,不能再随意喝斥指使,也失去了炫耀和看不起别人的资本。
二姑丈和三姑丈年轻时候经常家暴,后来苏柄于出息了他们才改了这个毛病。眼下他们工作还在却没有了官位,曾经的下属变成上级,那些郁气和愤懑他们无处发泄,于是又回到了三天两头打老婆的日子。两个姑子过了十几年被丈夫奉承的好日子,一下回到过去自然是接受不了,她们从此陷入了家庭矛盾中不可自拔,一个怒而捅死了丈夫,一个被丈夫失手打死。
而苏家的几个侄儿本就被养得骄纵跋扈,不说一无是处吧那也是惹是生非的料,苏家败落后他们夹起尾巴也不太会做人,结果就是处处被收拾为难,没有一个成气候。
苏春桃的丈夫是那个跟着情妇跑路的,苏家倒落成这样,她女儿杨帆薇立即被电视台开除,之前围着杨帆薇的青年才俊们顿作鸟兽散,态度也从谄媚变成了鄙夷。杨帆薇一怒之下,拿走了家里所有的存款,出国去找自己的幸福和价值去了,一点都没有考虑苏春桃一个人该怎么活。
悲愤的苏春桃最终选择带着重病残喘苟延的父母回老家,回到那个他们走出来的地方。然而等待他们的,确实村里人无处不在的闲言碎语。
当初他们离开的时候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落魄。
苏炳于听说父母离世的时候,他整整两天没有吃喝,跪在囚室里给父母守灵。
那些故意欺负他的人此刻竟然不约而同地停了手,包括狱警,都没有打扰他。
沾染这点孝心的光,苏炳于终于得了个空闲,把自己这高低起伏的一生回想了一遍,那些褪色的记忆慢慢地鲜活起来。
他想到了谢莞笙,张扬美丽,意气风发。他想到了他们的初遇,谢莞笙急匆匆地撞倒了他,文件资料飞了漫天;他想到了他们的婚礼,谢莞笙不顾家庭的质疑和地位的悬殊,执意嫁给他时候,他信誓旦旦的话语。
他也想到了自己发达后,姐妹们明里暗里对谢莞笙的挤兑,父母对谢莞笙的挑剔,想到了他们两人间越来越多的争吵,自己越来越多的恨意和谢莞笙越来越神经质的绝望。
他想到了十四岁苏棉离家出走时的失望眼神,想到了十八岁苏棉带着男朋友回家时的怜悯语气。
如果一个人到死都不悔悟,那其实是一件幸事。因为至少他不会后悔,不会否定自己,至少是全世界对不起自己的,而不是自己一点一滴地作死了自己。
可惜,苏炳于悔悟了。在十几年的牢狱生涯中,在无数次殴打和欺辱中,他竟然点点滴滴地领悟到了自己以前的自私、狂妄和凉薄。
可是,一切都迟了。他毁了自己的一切,如果谢家不倒,他不会有今日,如果谢莞笙不死,他不会有今日,如果苏棉不流落街头,他也不会有今日。
一切的一切,都是自作孽。
死缓改成无期,按照正常途径,苏炳于表现良好,又被改成了有期徒刑。十八年后,他已经六十岁了,终于离开了监狱。
出狱那天,没有任何人来接他。
揣着在牢狱里打工赚来的两千块钱,苏炳于回到了老家。他发达的那段时日对老家还是略有关照,起码从大山里修通了路,不至于自己一把年纪还要翻山越岭。
苏春桃已经是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太太,她那闺女出国之后再无音信,丈夫又跑了,这些年来有力气的时候还能打打工,此刻老了只能四处乞讨——作为贪污犯的直系家属,以前她又太过嚣张霸道,导致她现在连政府救济都拿不到。
苏炳于回去的时候,脸上沟壑纵横、穿着蓝黑脏衣的苏春桃正在镇口上躺着,旁边摆着一个大碗,碗里是些零星的钞票。
也许是血脉天性,苏炳于一眼就认出来那是他的大姐。苏春桃也在抬眼的一瞬间认出来那是苏炳于。
作为苏家仅存的两兄妹,他们俩一站一趟地相顾无言。
犹记得谢莞笙和苏炳于一起回老家来的时候,开着豪车带着保镖,镇里的人夹道欢迎。更记得苏炳于成功当上副省长,气派威武地回家乡检查工作,这镇里的道路都被警察戒严,风光不可一世。
而此刻,来来往往的人没有一个注意他们,只有年轻甚至年幼的孩子会嬉笑着跑过来,往那碗里扔出叮咚的硬币。
苏炳于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三年五载,抑或是十年八年,但他知道,如果要靠乞讨度日,他宁愿死在监狱里。
这么多年被折磨下来,他仍然保留着一丝骨子里的自傲。
苏春桃站了起来,老泪纵横地想要上前拉住自己的兄弟,即便老成这样了,她仍旧觉得弟弟才是脊梁骨,有弟弟在她就不怕被人欺负。
苏炳于握着苏春桃的手,正想说什么,突然感觉到一股刺人的目光。
抬头一看,苏炳于惊得松开了手。
那是苏鑫,瞎了一只眼残了一只手的苏鑫。
“你今天出狱,我也今天出狱,特地来看看你。”苏鑫一身血腥杀气怎么也盖不住,他单手抽着烟,身后站着两个沉默不语的男人。“见你这么凄惨,我也就放心了。”
苏炳于愕然吗“苏鑫?”
“怎么?惊讶?哦,苏炳于,你还记得曾经供你读书的戴氏吗?你曾经窃取泄露谢家商业机密卖出去的戴氏。”苏鑫满脸都是嘲讽,“后来我拿着妈妈留存的争取去投靠的戴氏,当然,也是被我想方设法灭了主家的戴氏。”
戴氏这个名字宛如深水鱼雷,炸出了苏炳于一直被遗忘的记忆。是的,他真的忘记了,也许是当官风光的那些岁月里故意的遗忘,也许是本能对这段经历的刻意压制,他真的是把这个自从谢家倒台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的名字忘记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