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知道,当初是马小良亲自去祝家庄接的祝英台去的万松书院。
在万松书院的一些学子里面,也能排的上前十的。
毕竟他们这个年岁,士族门阀里面会来万松书院读书的,并不算多。
钱塘的万松书院,并非全国最好的书院。
如今最好的书院是长安城的,当初马小良愿意砸钱,加上印刷技术的提高。
长安城有着全国相对比较齐全的藏书,拥有大晋第一藏书阁的美誉。
有些大儒不为名不为利,但那些孤本藏书,他们是一定爱的。
所以长安城吸引了不少的大儒过去,有这样的大儒云集,还怕书院名气上不去?
当然那长安书院,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事实上,这书院的定位,相当与进阶的大学。
起名太学!
这里面学科繁多,并非只为了当官,当然了,学的好的,一样可以当官。
马小良与司马焕顺利从书院毕业,他邀请了一众的同窗,到他庄子上吃散伙饭。
好歹也是做了三年的同学,虽然大家来往的不算多。
像那钱波开始还总找马小良的麻烦,倒也没多少的坏心思,当然了,这货是纯粹的看谁都瞧不起。
邀请书院里的同窗吃饭,唯一方便的,大概就是不需要出交通工具。
谁家都是有马的,就算没有马,也有驴。
到了庄子上,一众的同窗都傻了,这繁华的小镇,只是个庄子?
“这里跟我去过的桃源县好像啊。”有人忍不住发出感慨。
“怎么可能,那可是桃源。”钱波下意识的反驳。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桃源县就是马家建的啊。”祝英台在其中,因为已经毕业了,她到也没藏着掖着。
“马文才是马家人?”众人这才吃惊的问道。
“你们不会没人知道,他是会稽郡马家人吧?”祝英台惊呆,这都不知道?多明显啊。
“还真不清楚。”有人想起钱波说过,“我就记得钱波说过,马文才是小地方来的。”
“我怎么可能知道。”钱波矢口否认,完全不承认自己当初说过的话。
这时候众人也不好在这里吵起来,毕竟大庭广众之下。
此时此刻的钱波,已经悔恨的肠子都快青了。
为何钱波看不惯马小良,却对祝英台另眼相看,还是因马小良派人护送祝英台上山。
当然也不算误会吧,原本祝英台家的家世也不算差。
只是跟马家比起来,还是要差上一点的。
但光看底蕴的话,那是旗鼓相当的。
也就是这十几年来,马家飞速的发展,早早的将祝家甩在了后边。
要不是司马家赐婚的事,不然祝英台的父亲,还是想努力一把的。
两家本就是世交,结亲算得上是普通士族门阀的日常模式。
马小良母亲家,在会稽郡站稳脚跟,不也是因为与马家结亲。
想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站稳脚跟的方法,最简单的,大概就是与当地的士族结亲。
当然了,若是本身家族势力强大,倒是不需要做这些。
在庄子上最大的酒楼里,三楼被包了下来,足够容纳所有同窗一起。
坐在马小良手边的,当然是司马焕,另一边则是祝英台。
这会司马焕不会吃醋了,吃啥,他可是有名分的人了。
“你想去长安吗?”马小良对祝英台问道。
“长安?”祝英台听了马小良的话,有些惊讶的问道。
毕竟她作为女子,能读书,还是去有名的书院读书,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去长安,简直无法想象。
“对啊,你功课一直名列前茅,为什么不可以?”马小良绝对对方惊讶的表情,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