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关系还算好的高中同学急用找她借了五百,至今都没还。开始还会敷衍两句,现在都懒得找借口了,直接说没钱,以后再还。
问题是她天天在朋友圈的生活质量堪比小资。
给她气得要不是林知译拦着,一定打个车去隔壁市大半夜敲她家门。
这样的事情不只生在她身上,林知译则是更多。
结婚后财政大权在她手上情况才好起来的。但婚前借出去的现在还有很多收不回来,所以怕他又心软借出去,每次谁谁谁又来借钱,除了她接触过觉得可信的外一律“没有,我还想找你借呢。”
现下要借钱的是林知译的一个远房表弟,叫林远,去年刚毕业参加工作。
这个表弟她也只见过一两次。一次是两人的婚礼上,还有次是林家小辈的聚会上。
但仅有的两次见面都让她印象深刻,是个有点腼腆又很知礼的男孩子。
记得婚宴后翻礼簿看到他随的那份大金额时还以为看错了。反复看了好几遍,甚至猜测是不是写错了,可即使数字会写错,也还有大写汉字佐证。
问了林知译,他也意外,随后才说o39;如果是阿远就正常’。
她好奇多嘴问了几句,便也了解了个大概。
林远少时丧母,父亲常年在外务工。他算是左邻右舍和几家亲戚拉扯着长大的,自己也争气从乡下考到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老一辈的人重亲缘,又怜悯他身世。知道林远也在县重点读书后婆婆会经常让林知译把人带回家吃饭。
左右帮不了其他大忙,也只能帮忙力所能及添双筷子。
据林知译说,他还没毕业时经常给表弟讲讲题,两人关系也不错,是后来上了大学各自不在一座城才鲜少联系。
不过他又说林远考公上岸后曾经买了水果去过他家,总之就是一个坚韧又懂恩的孩子。
文婧当时听完就觉得这表弟可以,更不提后来知道随的礼金几乎是当时的他一个月的工资了。
这样的温良人品,赤诚性子在现在这个以利当头的社会着实很少见了。
文婧没过多考虑问他借多少。
林知译报了个数。
文婧说知道了,挂了电话就把钱给他了过去让他转过去。
放下他需不需要去医院探望。
即使是不常见,也是亲戚。先前不知道人住院就罢了,现在知悉了按理说该去一趟的。
林知译也想到了,商量过后决定下了班买点水果去看看。
到了下午,两人都加了会儿班。
在路边水果店买了几斤水果,驱车前往医院的途中接到了婆婆的电话。大概意思也是她从别人那儿听说了这件事,让他们两去躺医院。
“这孩子也真是,这么大的事自己撑着,要不是他大姨说我还不知道呢。”
“本来打算晚上去看看的。谁知道你爸下午下楼把脚给扭了,只能麻烦你们两去一趟了。”婆婆在那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