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长李旭忍住嘴角的微妙牵动,心中暗潮汹涌。
这不是说好了走正统科普路线吗?
怎么越扯越玄乎其神了?
这份思维实验,难不成真是由6溟独立构想并研究的?
---
演播室内,灯光聚焦。
6溟的语调平缓,却暗含玄机:“接下来,请诸位在脑中的虚拟屏幕里键入‘阅读’、‘就餐’、‘饮水’、‘休憩’的命令。”
“命令既出,不妨大胆构想那颗脑海的图景。”
“假设这图景的主角名为:阿辉。”
“阿辉对此毫无察觉,依旧如常,在床沉浸于手机的世界。”
“此刻,他正在品读电子书籍。”
“当一章阅毕,拇指轻巧滑动,掀开新篇。”
“倦怠之际,他站起身,拧开一瓶汽水,一饮而尽。”
“电池耗尽的提示闪现,他翻身,熟练地插充电线。”
至此,6溟对镜头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靥:
“然而现实呢?”
“你其实并未沉浸于书海。”
“你未曾举杯饮水。”
“甚至,你根本没触摸过充电器。”
“背后的真相何在?”
“真相是你从未呼吸、阅读、用餐,甚至不曾真正安眠。你仅是一颗浸泡在营养液中的大脑!”
6溟稍作停顿,留给观众们一片沉思的空隙。
这话一出,电视前的观众仿佛被定格,震惊不已。
原本欲揭穿谎言的质疑瞬间烟消云散,留下的唯有无尽震撼。
详尽的实验步骤已呈现在前,怎会是虚言?
“我得承认,脊背凉!”
“这一切,可能成真吗?”
“呜呜,难道我的存在只是一场幻梦?”
“这位6溟,究竟是何方神圣?”
“能设计出如此实验的人,仅仅是位主持人?”
“难道我是虚构的,整个世界也是虚假的梦境?”
这一刻,无力与恐惧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向观众心间。
他们渴望反驳,急切地想证明自身的切实存在。
然而,证明之门似乎无处可寻!
会议室里,台长赵与副台长及其他人同观众们的反应如出一辙。
自幼至老的人生经历,构筑的世界观,在6溟的话语中,似乎变得摇摇欲坠,近乎虚幻。
但他们同样束手无策,难以辩驳。
“这小伙子,不简单啊!”台长低声感叹,手臂已泛起点点鸡皮疙瘩。
就在此刻,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老董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