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搂着老伴,咬咬牙,艰难道:“那是因为,十年征战尸骨寒,夜有万马将士还啊!”抬袖擦拭眼泪,老人家嗓音沙哑的痛惜道:“两位怎知,我们这平安镇,原有四千户人家,十年前,朝廷征兵戍边,彼时孩儿们少年风华正茂,一腔正气,满身热血,坚持要去为国效力,去沙场,挣一番光宗耀祖的前程。我们这些当爹娘的,便是拦,也拦不住!
那一回,我们这个镇子,走了一千一百一十二个孩子。这些孩子,听说都被戍守边关的霍大将军给收入了麾下,还编了个名字,叫做,忠义师。我家孩儿,便在其中。我孩儿在边关安顿下来后,寄回来的第一封家书,上面说,这位霍将军对他们很好,将他们这些离家的少年郎,都视为亲子,凡事之上多加照拂,晓得他们水土不服,便特意让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去靠边的几个县城买大米,运干净的白水。
害怕他们思乡情切,远离故土,会思念家乡的父母,所以特加恩典,允他们逢年过节,都可往家中写书信,报平安。我们老两口,当时着实庆幸,我们的儿子跟了位好将军……
从军的五年里,儿子他总将朝廷发给他们的辛苦钱,以及立了大功时,将军们赏给他的银子包好都让送信的一道送回来,第六年送的最后一封书信,是让我们安心,说是只要满了十年,他就可以退下来了
,届时,定是风光回乡,带着家乡的兄弟,一起向家乡父老报喜……
然,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那一年,霍将军领兵抵御敌国入侵,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那支忠义师,两千多人,无一人生还,全部惨死在了战场上……
报丧的小将军说,霍将军遭遇不测后,剩下的那些将士,他们本有撤兵逃亡,保命的机会。可他们对朝廷忠心耿耿,不曾丢家乡父老的脸,硬是强撑到援兵到达,最终,坚持到最后的那二十个将士,他们心愿了结,知晓敌人再无法侵略我国山河了,便结伴,提剑自刎了。”
老人家说至此处,已然泣不成声了。
“再后来啊,因为边关离这里太远,若是将他们一个个都运送回来,恐是路上会令尸身受损。所以有位将军,便做主,将他们给葬在了边关……我们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最后,只能得一件自己孩儿曾经穿过的盔甲……再后来,我们镇,就变成了两位现在看到的这副景象了。
孩子们走了以后,这里就渐渐不太平了,有人看见半夜有一身戎装的男子提剑在路上行走,还有人,见到槐树下,无头的将军正在捡石子,有人看见屋顶野猫受惊,瓦上徒留一滩灼目的血,有人家的孩子,总说门口有叔叔在陪自己玩。
都说咱们这个镇子啊,是阴气太重,把鬼物给引了来。有钱的人家,无儿女战死沙场的人家
,都在这几年里,相继搬离了小镇,留下的,要么是舍不得那些死去的孩子,要么就是无权无势的穷苦人家。
这地方,原本多么热闹。可现在……荒无人烟的。
年前,这里的老人家们,连二连三的看见曾经死去的孩子,他们……好像都回来了。
十年了,正好十年了,他们也该回来了。”
莫婠沉重道:“所以,门口燃香,是为了祭那些回归的亡魂?”
老人家点头,老眼哭的红肿,“故去的孩子,这些时日里,回来的越来越多,他们身上怨气太重,寻常人为了保求平安,便一入夜,都在门口点一炷香,祈求亡灵不骚扰清净。我们的孩子,也回来了,但他不认识我们了,我们叫他,他也不回头,老伴见他身上伤口一道又一道,哭了几天几夜了,他身上的衣衫都被血给染透了……我们的孩子,何曾受过这样的苦……”
莫婠搓了搓肩膀,昂头看漆黑的天,心里不禁也打起了鼓。
怪不得一进这个镇子,她便全身不自在,背后一阵清冷。
原是此处阴气太重。
老妇人在老人家怀中哭的更是厉害了,莫婠叹了口气,安慰道:“也许这就是命,你们的儿子忠孝一生,来世必遭福报。”
老人家悲恸道:“但愿,但愿我儿,来世能投个好胎,莫要再做穷苦人家的孩子了!”擦干眼泪,又向一脸沉重的莫婠与脸色铁青,眉头紧拧的玹华好心嘱咐:
“两位还是趁着夜不深,赶紧走吧,离开这里,去哪个荒野对付一夜,都行。莫要撞见那些孩子,吓坏了你们。”
莫婠想了想,点头。
侧首瞥见玹华尚在呆滞着,莫婠扯了扯玹华的袖子,“走啦,我们要赶路了。”
玹华回过魂,礼貌的冲两位老人再揖手行了个礼,随之方与莫婠一同离开……
——
兔缺乌沉,薄雾朦胧了前路一两点缥缈烛光。
莫婠牵着马儿慢步前行着,倏然,耳边响起了玹华的低沉嗓音:“我们今晚,就在此地落脚吧!”
莫婠反应平静的颔首,“嗯,好。”
玹华喉头耸动,惭愧的看她,犹豫着问道:“你……不问我,为何么?”
莫婠恣意淡然道:“你心底想了些什么,作为你的知己,我多少能猜出些许。无非是觉得那些将士可怜罢了,像你们这种懂得忧国忧民的青年才俊,听见此事,难免会心情沉痛。
无碍,反正现在夜色已深,就算马不停蹄的离开这个镇子,也未必能在近处寻到下一个更好的落脚点。与其在荒野熬一夜,不如在此处,寻个破庙破房子之类的地方,先进去对付一夜,至少这样做,还有个遮风的地方。”
搓了搓自己的肩膀,莫婠哼唧道:“野外虫子可多了,被咬一口皮肤瘙痒红肿便算了,要是倒霉遇见毒虫子,就更是麻烦了。”
莫婠这般善解人意,玹华感动的不知说些什么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