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的确从小体弱多病,刘玉琴越来越看她不顺眼,生了两个女儿就算了,老二还是个病秧子,天天花钱,那时家里本就生活拮据,养两个孩子实在吃力。于是她一气之下直接将孟璃送去了奶奶家,当起甩手掌柜:“你死活要救,那你就拿去养吧。”
孟璃从小便跟着爷爷奶奶在渔村生活,直到过年,刘玉琴他们才会来一趟,过了年三十便离开。
初二下学期,爷爷奶奶相继过世,她无法一人生活,只能被刘玉琴接回家,转去了孟晶所在的学校。
那时候她们两姐妹还是挺好区分的。
她在乡下长大,从小便跟着爷爷奶奶去海边赶海,晒得皮肤黑黑的。即便爷爷奶奶竭尽全力给她最好的,那也比不上孟晶的生活质量。
孟晶比她高了差不多半个头,皮肤比她白,比她自信,比她活泼嘴甜,比她招人喜欢。
她穿的衣服缝缝补补全是补丁,孟晶背着新书包穿着公主裙。
她永远记得她回家的第一天,孟晶那鄙夷又防备的眼神。像是在看下水道里的一条臭虫。
乡下的教学质量远远不及城里,她去了新学校,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哪怕每次都用心在考,还是倒数。
她没在城市里生活过,太多地方不习惯,也难免会有不注意卫生的行为。刘玉琴嫌弃得要命,不准她乱碰。从小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准她这样,不准她那样。
刘玉琴原本打算再生一个儿子,可这么多年也没怀上。
孟晶学习成绩优异,长得漂亮,老师同学都喜欢她。刘玉琴脸上有了面子,自然骄傲,势必要往精细了养。
人都喜欢听话优秀的孩子,谁会喜欢一个不爱说话土了吧唧成绩又不好的乡巴佬。
有了孟璃的对比,刘玉琴便更加全心全意培养孟晶。
即便后来,孟璃通过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考到全年级前一百名,想要得到刘玉琴的肯定,哪怕只是一句夸奖。曾经她也会潜意识地想要去讨好刘玉琴,想证明自己不是一无是处。
可刘玉琴还是把孟晶挂在嘴边。
“全年级前一百怎么了,你姐姐每次考试都没下过前五十。”
“你老实讲,你是不是作弊了?你以前可从来都是倒数!”
直到出了高考成绩,她发挥超常考了627,她特别高兴,向刘玉琴和孟江国报喜,刘玉琴还是那样的说辞:“你骄傲什么?你姐姐考了655,也没见她像你这么嘚瑟。”
后来,填报志愿,她想要去北上广读大学,去更大的城市看看,可刘玉琴却让她报南城师范,看了她的成绩单,她的英语成绩最高,刘玉琴便说报个英语专业,以后当老师福利好。
那是孟璃第一次反抗刘玉琴,她说想去北上广,想读重点985211,刘玉琴又是一通训:“你还想去北上广,你怎么不飞上天去,你怎么不跑国外去,家里没那么多钱供你去北上广,你只能读师范,南师范也是一本,你去了还有机会拿奖学金,读师范哪里不好了?!你去重点大学,里面全是尖子生,你能出头吗?你以为你是你姐姐?”
刘玉琴总是说,我生你差点没死在手术台上,你的命是我给的,你就得听我的。
。。。。。。
“还有你,孟晶。”
孟璃转头看向孟晶,“当初那个音乐盒,到底是谁拿的你比谁都清楚。你从小就是这样,我喜欢什么东西,不管得到了还是得不到,你都会占为己有,小到音乐盒,书签,钢琴,大到————”
孟璃目光一转,扫了眼旁边的梁单,不言而喻。
“有些人,你想要就拿去吧,我得谢谢你,真的,这种货色你自己好好留着用吧。倒也只有你才能配上,都虚伪,恶心!”她冷嗤,“只是,你比他更无耻,当年音乐盒的事情我替你背了黑锅,现在你又故技重施,有劲吗?”
她终于明白,昨晚孟晶离开前对她说那句“你别高兴得太早”是什么意思了。
早知道孟晶看她不顺眼,没想到会这么没底线。
明明当初那么嫌弃梁单的名字,却为了与她作对,不惜做到如此地步。
高三毕业,谢师宴后,全年级去唱歌。
她走出包厢,看到孟晶和梁单在洗手间门口接吻。
她永远记得,当时梁单惊慌失措地追着她解释:“对不起孟璃。。。。。。我还以为是你。。。。。。是她主动来抱我的!”
。。。。。
听到孟璃的话,梁单表情凝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似乎无地自容。
“孟璃,你他妈说什么!”孟晶似乎被戳到了痛脚,她倏尔起身,抬起手就想扇孟璃一巴掌,孟璃胳膊一伸挡住,反手正要挥过去。
谁知道,她挡住了孟晶这一巴掌,没挡住刘玉琴。
刘玉琴拽着她的后衣领,往后一扯,毫不客气就是一记耳光。
“孟璃,我看你现在真是翅膀硬了!什么话都敢说!”
刘玉琴指着孟璃,“你说这话不怕遭天打雷劈!”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孟江国出声。
从小到大,她挨过的巴掌不少,她早已麻木。心也是。
刘玉琴永远都是在暴躁动粗,孟江国永远都只有那一句“好了好了,不要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