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回后宫了,随后便有懿旨下来,于妃冲撞皇帝杖毙!其宫内服侍之人,配矿洞劳役,终身不得回京。
皇帝在忙碌了半个多月后,下数道圣旨,
6遥所在的6府被全数抓入大牢,起初这位右相大人还在喊冤,在皇帝甩下证据后,委顿于地。
大呼,
“逆子!”
一口鲜血喷出。
全家问斩于市,不分大小、奴仆主家,皆下狱问罪。
如若没有6遥,也不会有这场叛乱,被戎人逮住了机会。
兵部右侍郎何光,最后关头收住了自己的脚步,并亲自带着自家家丁跟叛军搏杀,浑身数十处伤口。
换来皇帝的一旨赐令,罢免官职回老家养老,三代不许进京、不许科考。
何大人磕头于地,变卖家产后带着家人出京回乡了,他算是结局最好的了。
又下数道圣旨,封赏有功之臣,先便是老帅一家。
赐世袭定安公府,赐百两黄金。凡参与救驾的府兵,编入宿卫护卫京城安全。
这猛一看,皇帝是削弱了定安公府的力量,只有明眼人明白,只是不说罢了。
赐尚敬成兵部右侍郎、太子伴读,赐其余七人编入御林军,领五品御林校尉。
其余参与救驾的各家也多有封赏,就不在这里一一表述、
只是大家都很奇怪,只有一人皇帝似乎漏掉了,却是经常带在身边。
“尚睿昶,皇帝宣!”
尚十一郎谢恩后,从地上爬起来,跟着来宣旨的太监走了。
“尚睿昶,从今天开始,你便跟在朕的身边。”
“是,陛下。可,我还要读书呢。”
“天下,哪里会有朕这里的书多。”
从此,皇帝上朝,身边便多了个小公子,天天喊,
“皇帝驾到,众臣早朝。”
却没有再提起尚睿昶救驾之功来,不久,皇帝又颁下一道圣旨。
不过,这不是颁给哪个人的,而是颁给全东越百姓、官员的,东越有了自己的太子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奉先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皇子萧寰宇,为皇后嫡嗣,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升文华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决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一纸御诏宣下,东越朝野皆知,有老臣请见皇帝,
“陛下,太子尚年轻,陛下慎重啊。”
“众爱卿,朕自有考量,众卿不必再言,今后应多扶助太子,好好监国治理朝政。”
太子很是谦逊,有重大政事,必先来禀过皇帝。
“父皇,东越已经连年丰收,有着优良品种,百姓丰衣足食,国库钱粮丰足,军队兵强马壮。五年前,戎人可恶,犯我朝威,不可不给予教训。”
“太子想要如何做?”
“父皇,儿臣以为,可拜敬成为帅,率我朝三十万大军北上取戎人之地,以教训之。让他们知道,犯我东越者,虽远必诛!也让四海知道,我东越,必不好惹。”
“我儿有志气!明日为父会上朝。”
太子也知,这些年虽然是他在处理政事,可他毕竟只是太子,这等动用军队之事,必是要自己的父皇亲自出面才可。
次日皇帝少见的上早朝了,
“太子,将你的决定说出来吧。”
“是,父皇。”
太子行了一礼,才转身面对着众大臣,朗声宣布,
“五年前,戎人欺我东越,闯我宫禁。这仇不可不报,这怨不可不消。如今我东越百姓丰衣足食、军队兵强马壮,国库钱粮丰盈。我东越一贯以和为贵,可也不是任人欺辱之辈。别人已经打进了门来,咱们还要再缩着吗?那么我等堂堂七尺男儿,如何立在天地间,如何再站立在这朝堂之上,表率万民?让万民臣服?”
“皇帝万岁、太子千岁,我等愿为马前卒,将戎人草原踏破,让戎人日夜不安,以安我万民之心。”
武将刷的一下,跪了一地。
自那一战后,不是没有武将上折子请旨剿戎人,都被太子压下。而是全力展国力,又有尚敬斯献上的红薯、土豆,还有之前的良种。
这几年间,已经普及了东越各地,即使去年春季干旱。可是有着红薯在,竟也获得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