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还表态,哪怕房陵缺粮,也不会让熊山上的将士们挨饿。
分别之后,廖化继续带队南下。
到达第一道防线附近的浮桥,廖化召来了邓贤等部将,准备下令渡河。
一名骑兵从北方追了过来,他找到了廖化,自称是刘封的使者,要求廖化配合。
确认了廖化身份之后,使者一开口就是个大消息,孟达叛变了。
具体的叛变内情,使者并不了解,他只说,孟达在一个夜里,带了不到两千家将士离开上庸城东逃了。
刘封第二天醒酒之后,现孟达失踪,孟达却早已过了房陵。
孟达反叛的事情还是生了。
上庸郡加强了戒备,但是,那些手段,防备的是外来者,更是普通人。
不单单是孟达,就连廖化统兵出城的时候,也顺利叫开了城门。
廖化并不吃惊孟达能顺利出城,他好奇的是,孟达为什么这么果断。
自己跟孟达谈过很多,该说的都说了。
孟达是个聪明人,不应该这么不理智,即使铁了心要走,也应该再观望一段时间。
一定出现了什么导火索,才促使了孟达做出了叛变决定。
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廖化需要考虑的是以后。
使者千里迢迢南下,肯定不只是为了通知自己孟达已经叛变的消息。
果然,骑兵告诉廖化,他奉了刘封的将令,要绑邓贤回上庸。
邓贤就在廖化身边,但是,骑兵却并不认识邓贤。
骑兵希望廖化能配合,廖化却婉拒了。
军中有一千五百名将士都是孟达的部属,一旦让骑兵把邓贤带走,整支运粮队伍就没法带了。
廖化不同意,现场的其他部将也不远得罪人,都没有吱声。
骑兵似乎没想过廖化会拒绝,他不得不孤身进入军队,寻找邓贤。
等到骑兵得到消息,重新回到廖化面前的时候。
廖化已经派人把邓贤保护了起来。
没有廖化的支持,骑兵找了一通,只能放弃。
廖化虽然没有把邓贤送走,但却委托骑兵给刘封带了个话,孟达的部属,廖化一定会严加管理,不会让这支队伍叛逃。
希望刘封照顾好出征将士家眷的同时,廖化再次许诺,兴山城战功必然会有刘封一份。
廖化和邓贤两个人并没有交情,之所以冒着得罪刘封的风险保护邓贤,还是因为邓贤的身份。
孟达侄子这个身份,比邓贤本身更重要。
强烈要求邓贤随军南下,廖化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孟达投鼠忌器。
廖化并不是对孟达的反叛毫无防备。他认为,邓贤终究是孟达的外甥,孟达即使要跑,也应该通知邓贤一声。
再说了,孟达的部属里,很大一批跟随廖化行军,孟达不应该会舍弃这些人。
所以,部队行军的时候,廖化以配合邓贤执行任务为借口,派出不少士兵进行监督。
一旦邓贤有异动,廖化会迅把人控制起来。
事实上,孟达对自己外甥的性命并不上心,邓贤的人质作用已经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