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风晚宴上的不愉快终究还是影响到了上庸兵和关羽军之间的关系。
两方将领在统帅不在场的情况下,一起吃完了饭。
但是,这场酒宴并没有起到联络感情的作用。
酒宴后,将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反而减少了。
酒宴之后两天,关羽和刘封再没有进行过任何公开或者私下的接触。
当然,上庸兵的将领们终究还是识大体的,主帅的矛盾并没有影响到关羽军将士的后勤补给。
利用这段时间,廖化麾下的将士不仅恢复了锐气,还补充了兵力。
在闲暇的时候,廖化还会组织将士们进行军事训练。
看守房陵的王甫也带回了最新情报,危机解除了,吕蒙军朝着秭归方向撤走。
徐晃的部队同样停止追击,非但没有接近房陵,反而退回了襄阳城。
廖化很理解孙曹两军的撤军行动。
不管是吕蒙军还是曹军,都没有持续作战的意愿和能力。
不论是徐晃救援襄樊,还是吕蒙夺取了荆州,这两支部队都成为了百战疲兵了,战斗力下降的很快。
想要起新一轮战斗,至少需要休整一两个月。
尤其是吕蒙军,房陵城外的几次兵败,严重挫伤了敌人的锐气。
敌人有兵力优势,如果集中兵力,不惜一切攻城,确实可以攻克房陵。
但是,攻克房陵之后,他们还得继续攻击上庸。
那时候,关羽军可以西撤到更远处的西城。
如果吕蒙军一座城一座城的打下去,不仅战事会持续下去,而且,收益很小,风险很大。
进攻房陵的最大目的是击杀关羽,既然关羽已经逃出生天。
那么,吕蒙和徐晃自然就没有了继续追击的必要。
没有外部压力,入蜀的计划被关羽提上了日程。
早在进入房陵的时候,关羽就已经派人入蜀,向刘备汇报过战情。
但是,转述的情报总归不如亲自解释更可靠。
除了讲清战局,关羽还要向刘备请兵,和孙权重新争夺争夺荆州。
使者把关羽的意图告诉了廖化,也带来了关羽的口信。
廖化、赵累同时得到召见,一起商谈入蜀的事情。
进入关羽的营房,廖化这才现,王甫也从房陵城前线回来了。
关羽先让王甫汇报了吕蒙军和曹军的动向。
关羽“我准备离开上庸,带兵入蜀,得到大哥的支援,再重新杀回来。”
“你们几个人有什么意见和看法?”
王甫当场表态,“我认为,君侯的判断很正确,吕蒙军虽然退出了房陵,但是,孙权往荆州增派了不少部队,根据俘虏提供的消息,孙权很有可能亲自带兵驻扎在公安。”
“孙权的态度很明显,他要把荆州彻底抢走,不仅没有打算还给咱们,还不希望做任何让步,铁了心和咱们打一仗。”
“我军虽然得到了上庸兵的支援,但是,这份援助的力度明显比不过孙权的亲征。”
“请恕我直言,如果不是主公亲自带兵东征,咱们未必能夺回荆州。”
王甫的话说的很客观,而且,他实质上也是表态支持关羽的计划,建议关羽立即行动。
赵累是个武人,他的回复更直接,“君侯希望我去哪,我就去哪,我和我的将士完全服从君侯的命令。”
关羽给了赵累一个赞许的目光,随后,他看向了廖化。
廖化是赞同关羽和王甫的判断的,即使得到了上庸兵的支援,荆州形势已经没有办法更改了。
唯一夺回荆州的办法,只有武力,而且,是刘备亲自统帅倾国之兵东征。
东征之后,不仅要从孙权手中夺回北荆州,还要一口气吃下南荆州,这样才能弥补大意失荆州的损失。
关羽必须回到成都,这也是廖化一开始的计划。
有了关羽的协助,刘备才会在东征过程中少犯错误。
但是,廖化并不想跟关羽一起西撤。
他知道历史走向,知道这一入蜀,至少两年都不会生大战。
说来也巧,建安二十五年的年初,曹操病死,年底,曹丕称帝,汉禅让给了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