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说得家人脸色大变时,那船老大跑来了,他急得满头大汗,声音都发飘,&ldo;客倌客倌,你们这是做啥子呢?老头子这船只有一点小毛病,最多半天就可以修好,好端端的,干啥子要添乱呢?&rdo;可船老大越是慌乱,中年人却越是坚决。因为,不管是姬姒一行人还是这些蜀地客,他们的船资是上船时就已经给足了的。这般中途离去,船老大不会有半点损伤。在没有损失的情况下他还如此慌乱,这就足以说明有问题了。于是,一声唿哨几道命令后,那蜀地家族也把自家的车马货物搬下了船,转眼间,偌大的客船,只剩下一些不起眼的小客小商了。站在浓盛起来的夜雾中,一个船工悄悄靠了来,他凑近一动不动地船老大,低声说道:&ldo;叔,还要不要干?&rdo;&ldo;啪&rdo;的一声,船老大回头给了他一巴掌,咬牙怒道:&ldo;干什么干?剩下那两三个寒酸货,值当老子连名声地盘也丢了?&rdo;却原来,常年的战乱国破,使得所有在外行走的人都有了自己一套勾当。如这船老大,他和这满天下的船掌柜一样,无大利可图时,他们就是正正当当的商人,行一趟船,就赚个辛苦钱。而要是遇到了这种蜀地士族一样的肥客,他们也不惜化身为匪,来个半途杀人劫财。这样的生意,通常是做一次可以吃半辈子,一旦得手,那是赚大发了。却说那个蜀地家族,离开码头后,那中年人说道:&ldo;去查一下,那个荆地来的小郎到了哪里了,咱们跟紧一点,这一路就与他结个伴!&rdo;一少年听了,却是嘟囔起来,&ldo;三叔,用不着吧?那不过是个小门小户的……&rdo;&ldo;行走在外谈什么门户!&rdo;那三叔毫不客气地打断他,沉声说道:&ldo;那小郎年纪轻轻,却观察细致思虑周全,且行事果断,绝非池中之物,咱们与他结伴,安全!&rdo;就在那三叔说着与姬姒结伴安全时,姬姒却在对着孙浮说道:&ldo;想办法弄清楚谢家郎君的行踪,咱们这一路最好跟着他,慢虽慢点,却胜在安全无忧。&rdo;&ldo;谢家郎君?&rdo;孙浮却听得一头雾水,他不解地问道:&ldo;谢家郎君不是去年就前往建康了吗?女郎怎么知道他在扬州?&rdo;姬姒回过神来,她自己对谢琅印象深刻,自是一眼便认出他来了,孙浮等人却是不知,那河上劫杀河匪的,就是谢琅本人。她也不想争辩,便直接命令道:&ldo;叫你去就去,多问什么?&rdo;&ldo;是!&rdo;在说话的这会功夫,姬姒的队伍,也与那蜀地队伍会合了,因这时扬州城已经关闭,两伙人便在坞县最繁华的街道找了家客栈过了一晚。也许是众人都很警惕,这一晚平安的过去了。而第二天一大早,两队人便启程朝扬州城走去。这时的扬州城,在姬姒看来还比不上荆州城的繁华。一队人在城中随意转了转,便找了一家大酒楼准备用餐姬姒先头还说要孙浮打听谢琅的下落,哪里知道,她刚刚坐下,便听到前面一桌的客人在那里议论道:&ldo;听说那谢家琳琅惹上麻烦了。&rdo;&ldo;什么?那样的大士族子弟,难道还有人敢为难不成?&rdo;&ldo;不是为难。是那谢家的什么人得了伤寒,给传染了吴县好几户人家。哎,三百年来,从来是伤寒一出,便十室九空,现在整个吴县都是人心惶惶,那谢家琳琅名声再美,可也抵不住他要人命啊。现在,那吴县的人都闹着要赶他们走,可这世道,他们又能走到哪里去?听说咱扬州郡守再三下令,不许他们进城了。&rdo;&ldo;什么,居然感染了伤寒?&rdo;&ldo;这可怎么办?咱们扬州人不会传染到吧?&rdo;&ldo;这个谢家琳琅算是倒霉了。&rdo;&ldo;你们这话就说得离谱了,陈郡谢氏那是什么样的家族?说不定他们能请来神医呢?&rdo;&ldo;神医?现在这年间,哪有什么神医?依我看啊,那谢家琳琅这次倒大霉了,要救他啊,除非东汉时的医圣,那个写《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复生,或者,张仲景那本早就遗失了的《伤寒杂病论》突然出现在世间,不然的话,光是这传播恶疫的名头,就够这个鼎鼎大名的名士吃一壶的了!&rdo;四周的议论声还在继续,握着筷子的姬姒却低着头,用筷子拈着水,在几上轻轻写了起来,若是有人注意,一定能够看出,她写的是伤寒杂病论和桂枝汤这些字。低着头的姬姒,这时唇瓣抿紧。就在那些人提到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一书时,突然的,她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卷文字清晰的书简,而那书的题目,就叫《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