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妹妹的动作都是叉腰啊,转圈啊,摇手腕啊,跺脚啊。如果伴唱的歌曲是《北京的金山上》,那就是藏族舞;如果伴唱的歌曲是《阿瓦人民唱新歌》,那就是阿瓦族舞;如果伴唱的是《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那就是新疆舞。奶奶她们爱教妹妹跳舞,主要因为跳舞好混时间,因为要花很多时间准备服装和道具,而妹妹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总是很乖,不用人陪,自己玩自己的,玩一会跑来看看服装和道具准备好了没有,所以奶奶太奶奶都爱教妹妹跳舞。不知道是男女性别上的不同,还是我们培养上的不同,我们家的妹妹显然比哥哥更爱跳舞。哥哥小时候也跳舞,跳的是太奶奶说的&ldo;扭屁股舞&rdo;。其实哥哥并不是扭屁股,而是两手夹在身旁,像跑步的姿势,然后不知道他是动的哪个部位,看上去就像在扭屁股一样,但仔细看去,你就会发现他的屁股其实没扭动。那时只要有人叫一声&ldo;憨包包,来跳个扭屁股舞噢!&rdo;,哥哥就会很大方地站出来,夹着两臂,身体一动一动地跳起&ldo;扭屁股舞&rdo;,很有节奏感,每次都引来满堂喝彩。但哥哥长大一点,就不那么大方了,有点扭扭捏捏的,叫他跳,他总是推三阻四地不肯跳。但你如果以为他真的不想跳,那你又搞错了,因为他其实还是想跳的,就是有点不好意思,如果大家都群魔乱舞地出来跳,他也会慢慢放下架子,跟着跳起来。但妹妹就不同了,喜欢跳舞就是喜欢跳舞,不管你们跳不跳,也不管你们笑不笑,她想跳她就跳,哪怕把你们笑昏,把你们的嘴笑歪,她也照跳不误。妹妹的舞蹈启蒙教师是太奶奶和奶奶,经常是在老爸老妈上班去之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教会了妹妹一个新舞蹈,等老爸老妈下班回来,妹妹就来露一手,让老爸老妈大吃一惊,不时地需要刮目相看。有一天,老爸老妈回到家的时候,听见太奶奶激动地说:&ldo;妹妹,你爹妈回来了,快跳个舞他们看。&rdo;只见我们的妹妹很有表现欲地伸出一只手来,等着太奶奶给她唱歌伴奏。太奶奶唱道:&ldo;拿多来,拿多来,拿嗦拿。&rdo;而我们的妹妹就跟着伴奏音乐转起手腕来了,嫩藕一般的胖胳膊,包子一般的小手,居然转得那么灵活,每到第一个&ldo;拿&rdo;,就把手腕向下一栽,到了&ldo;多来&rdo;,就把手腕向上一挑,循环往复,一圈一圈,转得老爸老妈眼花缭乱,连连喝彩。不过那时的妹妹,因为不会走路,只能做个&ldo;半身舞蹈家&rdo;,主要是手的动作。现在妹妹会走几步路了,能跳的舞就多多了。可惜妹妹的两位舞蹈教师只知道从前的那些歌曲和舞蹈,所以我们妹妹现在跳的都是在座的很多人的父母跳过的舞,号称&ldo;专攻民族舞蹈&rdo;,确切地说,是&ldo;专攻少数民族舞蹈&rdo;。太奶奶以前教书的时候,学校经常搞文艺汇演,各班都得出节目。那时特别讲究民族大团结,经常表演不同民族的载歌载舞。但那时的经济条件有限,不可能置办那么多民族的戏装,就只好因陋就简了。太奶奶那时学了不少因陋就简的技巧,如今派上了大用场。话说有那么一天,老爸老妈下班回到家,看见客厅沙发边站着一个身穿奇装异服的小人儿,简直认不出来是谁了,搞得老爸老妈差点以为走错了门:&ldo;咦,这是谁呀?咱家没这么个小人儿啊!&rdo;太奶奶说:&ldo;你们不认得我们了吧?我们是藏族人哦,你们怎么认得出来呢?是不是呀妹妹?&rdo;老妈惊叹道:&ldo;哎呀!我们妹妹是藏族人啊?了不起,了不起,这穿得几好看哦。&rdo;妹妹很得意。老妈蹲在妹妹面前,仔细查看妹妹的藏族服装,发现头上是一条彩色毛线编成的花辫子,盘成一个圈,顶在头上,身上背着一条哥哥的旧裤子,腰里系着老妈的丝巾,上面贴着一些彩纸条条。老妈扯扯那条裤子,问妹妹:&ldo;这是什么呀?怎么要背条臭裤裤呢?&rdo;太奶奶说:&ldo;这哪里是臭裤裤呢?这明明是人家藏族人穿的背心嘛。&rdo;老妈笑昏了:&ldo;这是背心?我怎么看着是哥哥的一条臭裤裤呢?妹妹后颈这里不是裤裆吗?还有一边肩上扛着的这一条,不是两个裤腿吗?裤子还兴这个穿法?&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