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掌柜觉得送货上门很好,不费自己人力物力,很划算。
柳康给的苕粉和面条价格,罗掌柜也能接受。
罗掌柜很爽快,当场跟柳康签了契约。
这次没有货,两人约定只有等到明年开年再送货来。
大大小小的街道看了些,柳康心里有了底,回到那个酒楼和秦班碰头。
柳康心里有个目标,不能只做这一项,遇到好机会,他可以与别人合作。
与秦班碰面后,一行人去了客栈,休整下吃了晚饭就歇息了,在城里转了一天,大家都累。
……
在抚城的几天,把所有大小的地方都逛完后,柳康准备回杭城,与行商帮约定回去的日子快到了。
赵叔把回杭城的东西都打包好了,赵叔以前随时跟在柳康的左右。
自从有双胞胎后,他就成了打杂的。不过他自得其乐。柳康待他很好,对他很是敬重。
回杭城的时候,在路上没有耽搁。
到了杭城不久,行商帮来人说过几天准备回程,柳康这边都已准备好了,只等着回程。
柳康在杭城的周边镇上尤其考察了能建作坊的可能性,如果把杭城作为中心点,在这里建个作坊是非常好的。
自己回去和芽儿商量再作决定。这次带出来的面条卖完,订了更多的数量。
这几天里,商行赵老爷子递话过来,让柳康去商行一下。
柳康去的时候,赵老爷子已候他多时,柳康忙道“赵爷爷,可安好!“
赵老爷子道“好,好,小子年轻有为啊!”
因为面条一出来,就销了一空。赵老爷子的确没想到是这个情况。
本着他是想提携下旧识的儿子,没成想人家的东西好,供不应求。
面条需求量很大,这将近年关,再赶着送货过来也不可能,只有定着来年早些送过来。
柳康作为晚辈,谦逊有礼,很得赵老他子的赏识。
作坊只要能生产出来,不愁销路。
柳康和赵老爷确定了明年开年大概来送货的日子,后期都秦班来,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跟秦班交待。
秦班表现得沉稳有度,与赵老爷子的手下做了细节沟通。柳康一行这次出行还是很圆满。
十一月底柳康和行商帮从杭城启程,出来将近两个月,大家都想家。
秦江、秦河和刘海更是归心似箭,巴不得一下子就能飞到家里。
秦班经历过,只是看着他们现在这样也想起自己第一次也是这样,不由笑了。
在路上一应日常都有他们几人照料,柳康更是轻松不少。
柳康和来时一样,在马车上养养神和看看书,回来的时候行商帮带回的货更多,相反在路上耽搁的时间还多些。
走走停停,在路上的时间多了不少。越是要到家,心早就飞走了。
芽儿也是算着日子在,估计柳康就是这几天到家,临走时说过一定说赶上回来过年。
芽儿每天都朝大路上眺望下,不想说自己也是盼着他回来。
他走时带走了家里的全部存货,一年下来,只看这笔买卖赚了多少,一年下来自家人的劳累才有了结果。
车队到了镇上,双胞胎想给家人再添置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