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班道“我负责的南线,因租的有库存,交货方便些,我想寻更多的商行,批量销售,酒楼附带着,可行。”
柳康明白秦班想走量,也是可以的,毕竟江南人多,走大众路线,也是好的。
柳康觉得他们两个都有自己的想法,鼓励两人大胆地去做,总有收获的。
芽儿听了暗暗惊讶,原来自家的堂哥也是了不起的。
只有把销量做起来,要不停地扩大范围,这也是他想了很久的,不能只守着一块区域。
作坊赶出产量,别人需要才能及时供给人家。
芽儿这段时间累得很,作坊进出的数量,加上两个作坊的管理,全都是她一手安排。
她的伯父们有问题都是找她商量。虽是个女孩,作风不输男子,办事果断,不拖沓。
柳康要出去了,但他想天天和芽儿呆在一起,久处不厌。
这几天两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见着面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讲下话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
有时也只是偶尔地讲下各自手里的事情,互相通个信。
好象是相处很久的人,彼此间细水长流般,沁人心脾。
这天早上,柳康找到芽儿,问道“目前苕粉和面条的库存数量是多少,帐面上还有没有周转资金。”
芽儿知道他在担心银钱的问题。目前是刚刚够,如果再要购进原料是没有资金的。
已购进的原料还可以支撑一段时日,但也用不了多久。
还把是要已做好的面条还没有卖出去。前期收回来的银钱,芽儿没作分成,又全部购了原料。
这事柳康是知道的,他担心银钱不够周转。
芽儿把苕数和面条的帐本拿出来,递给柳康。
他看了最后存货的数量,还是比较满意的,大家很都辛苦,能在这段时间里做出这多么面条。
两人拿着帐本,柳康坐下来,望着芽儿,“我前面把数量作了分配,你按着这个三份准备。”
“你自己拿下主意,如果你觉数量给你两个堂哥太多了,匀出来我带着去找销路,不要给他们太多压力。”
主要大头还是要靠他出去找销路,还是按照苕粉的模式去销。
二堂哥秦班守着这些铺点送货,做了门头生意,再自然找上门来。
不过秦班还有自己的想法,支持他。
柳康的责任是很大的。他把自己的想法都一股脑的说给了芽儿听。
芽儿内心时一阵感动,心里酸胀,在他心里把她看得这么重要,自己也要不负他的一片心意。
芽儿说“你出门在外注意好自己的身体,一切都要慢慢来,不要急。”
“有我在家,而且这些东西也坏不了,既使暂时没有找到销路,也不要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了的。”
柳康站起来,来到她身边,轻握住她的小手,贴在自己的胸口上。
让她感受到自己有力的心跳,芽儿也轻轻地望着他,满眼皆是温柔,此时彼此的的眼中只有对方。
……
大堂哥秦理办事更见沉稳,处事干练,给人一种很踏实可靠的感觉,一些掌柜的找出他进货,虽然进的不多,是个好的开端。
晚饭后,几个年轻人又聚在一起商量起事来,几个人都是思路灵活,提出自己的想法,都特别有想法。
柳康觉得,东西销出去,保证质量,现卖现结,不存在赊帐的事。
只要他们办到这些,自己不会管那么多。
秦理吃过过面条后,觉得销路会更大,这次他送北方的货时会带走作坊两成的面条,边走边推销,自己对面条的销量更有信心。
柳康这次要去周边的其它几个都城,秦班带走四成的面条走,跟着行商帮走方便,只不过多出些费用而已。
芽儿很早想着如果作坊生意铺开了,柳康和自家堂哥们都没有帮手。
那时她就着重培养了几个年轻机灵的村里小伙,这次有三个年轻小伙。
一个跟着二堂哥秦班负责送货、打下手。
另外两个跟着柳康,好有个照应,免得他只有一个随从赵叔跟着,如果赵叔有事要办,他就只有一个人。
跟着柳康的是双胞胎兄弟,双胞胎家里兄弟多,他们俩来作坊的时候芽儿一眼就看中了,对他们着重的培养,并教了他们简单的识些字,两人机灵。
这次就让他们俩兄弟跟柳康历练,见下世面。大堂哥秦理下次回来再配个帮手。
这天早上,芽儿跟大伯父秦砚说,让三个小伙到帐房来。
柳康吃了早饭跟着她一起过来,坐定不久,三个小伙就过来了,都是十二三岁的,质朴灵活,常年在家做活,皮肤略显得黑色。
估计不干农活也是个秀气的小伙。他们三个芽儿都认得,都是熟识的,没在一起玩过,但从小都在一个村里,都是乡里乡亲,与秦家人的关系都是亲近的。
喜欢农家娇女种田攻略请大家收藏农家娇女种田攻略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