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怕!幸好安氏的葬礼结束之后,宁盛立刻开始打包妻女准备回云州了,至于宁博裕?直接丢给了宁博闻,原本他是想丢给在京城的好友的,崔氏倒是说了一句:&ldo;你认为张大人能拦得住他接人?&rdo;这个他自然是宁博闻。宁盛不说话了,默默地觉得张大人根本拦不住。幸好,他不大担心次子被长子带坏,因为次子的脑袋‐‐就是他都认为以博裕的榆木脑袋,怕是根本理解不了他哥这样的弯弯肠子,要变成长子这样实在是难度太大。在京备考到考完也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宁盛只得撒手不管,带着崔氏和宁博容径自回了云州。出去一趟再回到自家清新的小竹楼,宁博容简直神清气爽!因崔氏已经知道宁博容不大喜欢吃胡食,天气又热,便取青槐嫩叶,捣汁和入面粉,做成细面条,煮熟后以冰水镇之,其色鲜碧,然后捞起以熟油搅拌,放入井中冷藏,要食用的时候用佐料香油胡椒粉搅拌,吃起来格外美味,连宁博容这般现代的吃货第一次尝到的时候,都有些啧啧称奇的感觉。说实话,这才现代都从未吃过,而且因为材料纯天然新鲜无污染,入口清新,和现代的冷面颇有一种不同的独特滋味。&ldo;阿娘,明日还吃这个好吗?&rdo;崔氏摸摸她的发,&ldo;好。&rdo;&ldo;再加上一些山笋鲜菇,恐怕更加好吃一点……&rdo;宁博容琢磨着什么时候带着阿青阿郑出去摘点蘑菇回来,很久以前她做过蘑菇酱想想都让人觉得馋。不过,有了这凉面,浇上些许炒笋片炒石刁柏,用佐料搅拌就已经是很不错的夏日美味。因南方暑热,山中反倒是舒适很多,但临近科举,不少应试的学子都开始进入最后的闭关学习阶段。宁博容已经开始悄悄写计划书,不论是崔家的小看,还是宁府的态度,都说明了万里书院虽然在普通人心目中已然算得上圣地,但却并不是最佳。这是父亲的书院。宁博容憋着一口气,所以最近总是打开窗观察下方的书院,幸得天气炎热,阿青也便不大管她。这天宁盛在书院中仍未归来,虽然宁博容因练武的关系,即便天气炎热亦不大出汗,但每日仍然习惯在午后洗一次澡,洗完阿青给宁博容换上鹅黄的齐胸襦裙,外套一件极薄的素白褙子,又替她擦拭着一头乌黑的发,&ldo;小娘子,我替你问过啦,郎君要到日入才回来呢!&rdo;这年头,日入便是五到七点,夏天日长,这个点通常还没天黑。&ldo;噢,阿青,你随我去厨房吧。&rdo;&ldo;是。&rdo;尽管宁博容还未满七岁,但因从小沉稳,随着宁盛已读完了《论语》,阿青待她也是相当服气的,并不会因她年幼而缺了尊重之意。宁家并非如同崔家那般上下等级森严的世家,更非宁府那阖家的暴发户气派,是以宁博容身为小主人,亲自去厨房并没有什么叫人意外,便是崔氏,偶尔也会亲自下一回厨。在这个年代,女子尚且没有被程朱理学束缚,唐时开放,甚至有武则天这位女皇,大梁的风气亦不严苛,就是宁府那些小娘子,都有专门的先生教授她们课业,&ldo;女子无才便是德&rdo;这种玩意儿绝对不会在大梁出现,稍有些家底的人家,也是不愿嫁出的女儿被人说做毫无才德的。所以,在云州甚至有两家名气不弱的女学,只是宁博容的父亲宁盛乃是当世大儒,是以无需入女学罢了。但身为女子,女红厨艺,却仍然是相当重要的加分项。当然,这年代的厨艺,原也没有那么复杂,大家出身的小娘子们学得一两项点心便尽够了。例如崔氏,擅长一种相当别致的梅花状枣泥馅儿的点心,入口即化,十分好吃。宁博容却更喜欢弄一些这年代几乎没有出现过,极简单却美味的食物。例如毛豆,说实话,这年代根本就没有吃毛豆的,都是等到毛豆老熟,成为黄豆之后,酿造酱油用。夏季正是毛豆成熟的季节,宁博容令家仆问农家买了一些青毛豆来,却初时让下仆颇有些诧异。阿郑早已经按照宁博容的吩咐,将青毛豆都摘下洗好,并用剪子减掉两头,放在了篮子中。宁博容见厨娘也在,吩咐她道:&ldo;倒些清水在锅里,放一些八角花椒,哎,少放一些,再丢几个胡椒,不用切开,就这样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