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熹再也忍不住,一把将他紧紧的抱进怀里,哭得不能自己。
心里早已经被她按捺下去的念头毫无征兆的冒了出来,并且愈发强烈。话就梗在喉头,随时都有可能不受理智左右,脱口而出。
曹寅走到侍卫跟前,低头与对方说了两句什么。
曹佐领,做了十年銮仪卫,皇上身边的红人,没有人不认识他,他的不情之请自然要通融一下。
于是,曹寅走进宫门,来到胤祐和李熹身旁,轻轻拍了拍李熹的肩膀。
李熹和胤祐同时抬头看了他一眼,曹寅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当他收敛起身上的玩世不恭,就显得整个人温润了许多。
不知道为什么,李熹与他相识十年
,但却并不熟悉,话都没说过几句。但仅仅只是一个眼神,李熹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胤祐嘟着嘴,很不高兴的推开了他的手,很不客气的说道:“你不要碰我的熹姑姑,她现在还不是你的媳妇。”
曹寅听到这话先是一愣,而后竟然有一丝丝的委屈,莫名生出一种朋友反目的错觉。
胤祐转过头来对李熹说道:“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等我长大了,能出宫去,我就去看望你。”
说着他又拉起李熹的手,拉着她站起来,走到曹寅跟前,另一只手拉起曹寅的手,然后郑重的把他的熹姑姑交给了他的好朋友。
“子清,我现在把她交给你,你要好好照顾她,保护她,不能让她哭。”
曹寅笑着点头:“好,都听你的。”
小家伙又转过头来看向李熹:“他要是对你不好,你就来找我,等你老了我还是会照顾你,说话算话。”
李熹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活了二十多年,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一个孩子懂事。
这时候,太阳已经落到了西边的屋檐上,天快要黑了,神武门关门的时间再不能耽搁。
曹寅牵着李熹的手:“走吧。”
胤祐站在原地,安静的看着他们转身,缓缓走出神武门。
就在宫门即将合上的时候,小家伙终于忍不住,朝着李熹的背影大喊:“熹姑姑,我会想念你的!”
看到这一幕,御花园里本来想着看热闹的众人,无不为之动
容,纷纷拿起手帕擦拭眼角的泪水。
谁不想拥有一个想七阿哥这样的儿子,他那么可爱,那么善良,那么重情重义,没有人会不喜欢他。
看到儿子难过,皇贵妃也难过的要死,她儿子哭,她也跟着哭。
她想要上前抱一抱那个小小的身影,不想让儿子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里。
正在此时,胤祐身旁却多了个一人。
那个人比比胤祐高了半个头,身上穿着淡粉色衣裙,发髻上点缀着簪花,是比胤祐大了一岁的四公主。
小姑娘抬起弟弟的脸,用手帕细细的替他擦干泪水:“哭什么,这是好事。”
胤祐眨了眨大眼睛,一脸茫然的看着她。
四公主又说:“反正这宫里的人不是想做娘娘,就是想走出这道宫门,熹姑姑得偿所愿,你该为她高兴才是。”
一旁的大人都看着他俩,很难相信这话是从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嘴里说出来的。
身为皇帝的女儿,她们的命运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订好了。
长到十六七岁,皇父赐一个和硕公主的封号,千里迢迢嫁去蒙古,用她们一声的幸福来巩固大清对蒙古的统治。
胤祐在黄昏的暮光下看着四姐姐,总觉得她和别的兄弟姐妹都不一样。
因为做足了心理准备,李熹离开之后,胤祐的生活依旧,并没有受什么影响。
孙嬷嬷依旧尽心尽力的照顾他,皇贵妃又把白露指派到他的身边,料理他的日常生活。
这天,南
怀仁照常来到南书房为康熙授课。
他年纪大了,依旧有些走不动路了,向康熙推荐了他的比利时同胞安多作为自己的接替者,继续为康熙讲授数学及自然科学。
今天是南怀仁为康熙上的最后一节课。康熙想起胤祐最近因为李熹出宫的事情闷闷不乐,他小的时候最喜欢听南怀仁天南海北的讲各地的传说和寓言。
于是,专门派人去把小家伙带过来,让他陪着自己,最后一次听南怀仁讲课。
这最后一节课,南怀仁讲得颇为虚无缥缈,讲宇宙玩物,讲哲学和神学,听得胤祐这个真正的小神仙昏昏欲睡。
终于,课讲完了,小家伙忍不住伸了个懒腰。伸到一半,被他阿玛瞪了一眼,他又讪讪的把手锁了回来。
南怀仁正要站起来,向康熙行礼告退。胤祐忽然想到什么,走上前,叫住了他:“南大人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