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又接着说道:“那……,那明年下半年,大阿哥怎么也该大婚了吧。”
皇贵妃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这可说不好,得看皇上如何安排。”
惠妃算是听明白了,合着皇贵妃跟她在这儿打太极呢?她怎么那么怕自己儿子成婚,是担心大阿哥早日诞下皇孙,抢了七阿哥的恩宠?
转念一想,也不对呀。这后宫年年都有新的皇子公主出生。七阿哥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依旧稳固。只要出门,不管上哪儿都得带着。除了太子,也没人有这待遇了。
惠妃咬了咬牙,绕了半天弯子,差点把自己绕进去,她便只说了:“臣妾知道,娘娘是六宫之主,这后宫中大小事务都是由娘娘做主。”
说着她便站起身,跪在了皇贵妃跟前:“大阿哥都快十六了,身边连个人也没有,请娘娘挑选两位知冷知暖的人给他送过去吧。”
皇贵妃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这当妈的也太心急了吧。十六岁,也不过是个高中生而已,这就急着抱孙子了吧。
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别说大阿哥现在才十五六岁,就算他已经十八九岁,皇贵妃也不可能给他送俩女孩子过去。
但是,她也不好直接回绝惠妃,毕竟大家想法不同,不好太直接。
她忽然站起来,伸手扶了惠妃一把,拉着他的手,往旁边的书房走:“你跟我来。”
惠妃站在书桌前,看着对了一桌子的书籍
,还有桌上的纸张,一页一页都写满了,不是药方就是方义。还有一些惠妃看不懂的符号,但她却能看出来,其中有些纸上写的东西是皇上的笔迹。
皇上行事是非常小心谨慎的,留下字迹的纸张要么带走,要么毁掉,绝不会随意留下。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皇上不但时常来承乾宫,对这宫里的人还充分信任。
皇贵妃在书架上翻找了一阵,随即抽出一本书来,翻到她想要的内容,摊在惠妃跟前:“你瞧瞧这个。”
惠妃低头一看,那是《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皇贵妃手指的地方正好写道:“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她笑了起来,难得有些高兴:“娘娘您看,这上面正好写着,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大阿哥成婚之后说不定很快就能给我生个大胖孙子。”
皇贵妃没想到她这么激动,便说道:“这上面的二八,所指的是周岁。毕竟大阿哥现在才十四岁,太医院的西洋大夫也说,孩子在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听到这话,惠妃脸上的笑容就渐渐凝固了,随后又尴尬的笑了笑:“娘娘有什么话就明说了吧,虽然臣妾进宫之前也读过些书,对医术却是一窍不通。”
皇贵妃点点头:“那我就只说了。大阿哥现在虽然在一众兄弟中,看
起来是最高最壮的那个,但比起他的阿玛可还差着一截。你也不希望,他以后就不长了吧。”
惠妃:“……”
她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皇贵妃的意思,而后拿手帕偷偷笑道:“娘娘竟还对这个有研究。”
皇贵妃面不改色的说道:“毕竟我也有两个儿子,关于他们是否能今早封爵成婚生孩子,我更关心他们的成长。”
惠妃一愣,整个后宫没有人不知道,四阿哥是德妃亲生的,但也没有人不知道,皇贵妃不管对谁都说四阿哥是她的儿子,让四阿哥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挺直腰板坦然的说自己长在承乾宫,额娘是皇贵妃佟氏。
既然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惠妃就算还想反驳两句也没了说辞。
她想说,皇上不也早早的成婚生子。可是皇上早年剩下的孩子,皇子公主没有一个平安活下来的。
大阿哥出生的时候,皇上也已经十九了。
这时候胤祐的声音从殿外传来:“额娘,额娘我回来啦。我跟你说,今天在课堂上,五哥又回答错了师傅的问题,六哥还是没有把文章背出来……”
还没有见到他的人,光是听到他雀跃的声音就让皇贵妃扬起了唇角。
她对惠妃说了句“见笑了”,眼里却满是宠溺,赶紧迎到正厅去,笑着问儿子:“那你有没有背出来?”
胤祐重重的点头:“当然有啦。”
小家伙转过身来,这才看到惠妃。立刻躬身向
他行礼:“惠妃娘娘。”
惠妃笑着点点头:“七阿哥长高了许多。”
皇贵妃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才刚追上八阿哥,比起五阿哥和六阿哥还差一截。”
惠妃见时辰不早,她来承乾宫的目的已然是无法达成,这便告辞回宫去了。
皇贵妃让白露带胤祐去洗手换衣服,小家伙站在原地不动,忽然问道:“为什么是白姑姑带我去,我的熹姑姑呢?”
“我交代熹姑姑办些别的差事去了。”
胤祐嘟嘴,不满的说道:“乌库玛嬷是让熹姑姑照顾我的,你为什么要让她去做别的事情。”
小家伙又在无理取闹,皇贵妃严肃的跟他说:“她原本就是慈宁宫的人,我让她过去送些东西,这样比较方便,也不行吗?”
“……”
胤祐不说话,他敏锐的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他又说不上来。就只能沉默的站在那里,反正就是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