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太皇太后、皇太后以及朝中多位大臣都给汗阿玛提过这件事,阿玛却不为所动,那就证明阿玛没有这个打算。
他身为太子,
自然不会向阿玛提出这样的请求。
胤祐咬了一口松鼠鱼,是酸甜口味的,因为用油炸过,酥脆鲜嫩,小家伙吃上一口,甚为满足,眼睛都眯了起来:“呜呜呜~~太好吃啦!我想留在江宁,我想每天都能吃到松鼠鱼。”
“……”
太子的心情本来笼罩在汗阿玛龙体有样的担忧之中,被他这么一打岔,可真是哭笑不得。
拿了帕子替他擦掉嘴角的酱汁:“你在沂州的时候说要留在那里吃黄河鲜鱼、在苏州的时候又想留在那里吃苏式点心、到了无锡又说留下来吃太湖湖鲜,现在又想留在江宁吃松鼠鱼……”
小家伙又埋头啃鸭腿:“阿玛说大清有那么那么大,我想,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好吃的,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把它们吃个遍!”
他小小年纪就立下了“吃遍大清”的宏大心愿,太子看着他,脸上竟然露出了“慈母”式的微笑,心想:“我弟弟傻是傻了点,但傻得很可爱。”
“你哪里也别去,就留在京城,想吃哪里的美食,就让御膳房给你做。”
胤祐挥挥手:“那不一样的。”
太子问:“哪里不一样?”
小团子忽然就愣住了,手里拿着鸭腿,嘴里还叼着一块撕下来的鸭肉,眼睛定定的望向前方。
他也在思考哪里不一样,却想不出个所以然,但他就是觉得不一样。
“这个松鼠鱼,是江宁的美食,御膳房的御厨又没跟咱们一起来江
宁,他哪里会做呢?”
太子想了想,好像是这个道理,于是他又说道:“那咱们可以带一个江宁的厨子回去,专门做松鼠鱼给你吃。”
“不好不好!”胤祐摆手,“我今日想吃松鼠鱼,明日想吃定胜糕,那还得带个苏州的厨子回去,紫禁城装不下啦!”
“哈哈哈哈哈哈哈!”太子万万没想到,他已经开始从好吃的操心到紫禁城住不下那么多厨子的问题去了。
小团子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他的世界永远那么单纯,每天最发愁的事情就是吃什么,玩什么,再没有其他。
用过晚膳之后,兄弟俩还是手牵手来到了后面康熙的卧房。毕竟阿玛是亲的,又不是路边捡来的,生病了还是要看看的。
不仅是两个孩子,康熙的身体状况也牵动了无数大臣的心,明珠和佟国维就在院子外面候了好一阵,神色不无焦急。
太子目不斜视的从他俩身旁走过去,每次看到这些议政大臣,太子总是不免想起索额图。
佟国维现在越来越受康熙信任,但他是个很会拿捏分寸的人,就算陪同皇上一同出门,时时都能见到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但他从不私下接触,甚至没有单独和皇贵妃说过一句话,对胤祐也是远远地看着,从不上前攀谈。
光是这一点,在康熙心里对他这个舅舅,就比对明珠和索额图两人更为满意。
胤祐好奇的扭过头看了他俩一眼,一个是容若的
阿玛,一个是他额娘的阿玛,但是于他而言都是很有距离感的老头儿,亲切不起来。
归根结底,小家伙的本质是以貌取人,只喜欢美人,不喜欢糟老头子。
经过皇贵妃和两名太医的诊治,康熙的身体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江宁与京城不同,南方气候湿润,不比北方干燥,皇上这是有些水土不服,湿邪困脾导致食欲不振,还有些困倦。
虽然没什么大病,但是康熙看上去精神却不是很好,扛在床头,手里还拿着一本奏折。
皇贵妃站在一旁,看两位太医开的药方,确认没什么问题,便让他们去煎药。
胤祐跟着太子哥哥给阿玛请安,康熙招了招手,将太子叫到床前,把手里的奏折放在一边:“今日的书读完了吗?”
太子点点头:“回汗阿玛,读完了。”
“读的哪一篇?”
太子答:“《内则》。”
这是一篇记述家庭内的礼则,如何侍奉父母、孝敬公婆,兼及饮食制度等等。
康熙倒是难得笑了笑:“这篇应该让小七背下来,好好学习学习。”
这时候,小家伙已经脱掉靴子爬上了阿玛的床,趴在阿玛胸前,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阿玛,你晚膳什么也没吃,饿不饿呀?”
若是放在平时,康熙指定是要训斥小儿子不懂规矩,让他下去站好。
但不知是不是今天病了,心也跟着柔软了许多,非但没有斥责他,反而抱着小家伙,一脸慈爱的回
答他的问题:“阿玛不饿。”
“阿玛骗人!”小家伙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因为才吃饱没多久,现在还是鼓鼓的,“小七一顿不吃,就要饿坏啦。”
康熙大笑:“那是你,你个小馋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