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好不容易才回到屋里。颜明先扶着大爷坐下,然后把自己背来的包放在大桌子上。
“大至,饿了吧,我这就去给你揍饭去。”大娘说完要往外走。
边走边吩咐着她家的老大
“忠子、勇子,去把你家里的都叫来,给我打个下手。也见见她们的小叔子。”
“大娘,你先别去忙,我包里带着吃的呢。倒是两个嫂子该见见。一家人都不认识,说出去得让人家笑话。”
“这就让你大哥他们去叫,告诉你,你侄都有三个了,你还没见过嘞。”提起家里人丁兴旺,大娘的脸上见了笑容。
颜业魁家的两个儿子都结了婚,就一个闺女,也已经嫁了人。现在不在家里。
颜业魁还在,所以就没分家。自家的宅院大,弟兄俩分住在东西两厢里。
说着挺高大上的,其实只是讲的位置。房子还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屋,已经破旧不堪。颜明还记得小时候听爷爷说过,这院子,还是爷爷年轻时起的。
当时是附近十里八乡最气派的房子,但现在已经被岁月和兵燹摧残得不成了样。
和颜明城里的四合院没法比,就是和易中海他们住的老院也没法比。
颜业魁是长子,当然守着老宅。老宅隔壁,就是颜业元的家。是他成亲前,老爷子给盖的。
虽然比不得老宅那么大,但也是青砖到地,气派得很。
至于老三颜业传、老四颜业家,由于战乱,老头手里空了,到死也没能给他俩盖上房子。
正因为这样,老三、老四心生嫉恨,老头一死,勾联着卖了祖地,在村后头,盖起了几间房,也算是立了家。
大娘说了几句,还是起身去锅房忙活去了。
颜明打开背包,把带来的吃食,全摆在了桌上。三十来斤的酱牛肉,二十多斤的腊肉,还有烧鸡、香肠、罐头、糖果……
“大至,回家带这么多东西干啥。”大爷埋怨着孩子乱花钱。
“大爷,现在粮食紧张,我多带点,家里也好过日子。”
“嗐~,日子是紧张。我听说外边快要饿死人了。不过咱这边还行,有地有水,也没什么天灾。大家还能喝上一碗稠的。”
爷俩正说着话,两个哥哥带着各自的家人来到了堂屋。
颜明起身叫着嫂子,把桌上的糖果分给两个小侄子,另一个怀抱着,没法吃。
“大哥,把桌上的肉都拿锅屋去吧。我带了酒,咱们一家喝会子。”
大哥舔着嘴唇,看到父亲点了头,他才带着兄弟把一桌子的东西搬到厨房去。
很快一家人吃饱喝足,一大家子坐在一起聊着天,说着过往。这时候颜小齐已经和颜明很亲近了,就站在哥哥身边,哪儿都不去。
两个侄子叫小姑去陪他们玩,颜小齐都没去。
已经十二岁的丫头,很是懂事。她知道哥哥还要走的,再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相见。
颜明把自己几年来的经历,简单地说了一遍。最后提出来,再回燕京的时候,要把小齐带走。
大娘一听又开始掉泪。从小抱在怀里养大的丫头,一转眼就要远离,她心里受不了。
可她知道,硬要是把小齐留下来,就毁了这丫头的前程。跟着她哥哥一起,怎么都比在家过得好。她只能忍下心来,在心里给小齐放行了。
小齐也舍不得养了她十几年的亲人。也是默默掉泪。
颜明只能装作看不见,继续和大爷聊着。
“小齐现在读完高小了吧。”
“那可不嘛。你来之前,我正和老大他们商量着,要送小齐去乡里读初中呢。”大爷笑答着。
颜明从往来的信件中,知道大爷对妹妹很好,只是没想到居然对妹妹这么好。这年月里都快吃不上饭了,一家人还想着让侄女继续上学。
“大爷,为了小齐读书,你们没少犯难吧。”
“没犯难,你月月寄钱,够这丫头用的。小妮也懂事,过日子可省了。”
……
夜里,颜明躺在自家的床上,闻着曾经熟悉的味道,睡得很香。
颜业魁夫妻二人,一直把兄弟的家打扫得很干净。他们认为,侄子还在,那么二房就没有绝。就要收拾好屋子,等着侄子回来的那一天。
颜明醒得很早,但他没有起床,而是躺在那里想着事。
大爷对自家的恩情那不必说,该如何回报他呢?
颜明刚盘算完心思,妹妹颜小齐过来叫他去隔壁院吃早饭。颜明又不由地感叹,故乡真是一个福地,灾害已经蔓延那么多地方,许多人但求一餐,而家乡的人还能一日三餐。
颜明哪里又能知道,大伯一家也是倾其所有,款待亲侄。
“大至,吃面,你大嫂擀的,她手艺可不孬。”大爷抽着烟袋,很慈祥地看着颜明。
就他一个人吃饭,一碗面,一个蛋,几滴香油,两棵芫荽,很香。
其他人都推说吃过了。大娘还说,怕颜明赶了两天的路累了,吃饭时就没叫他。
颜明哪能不明白,自己刚才想错了,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喜欢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请大家收藏活在四合院带着傻柱一起飞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