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群老和尚。。。。。。
言归正传。
从前有座山,山上。。。。。咳,此山名为南山,山脉延绵不绝、雄壮瑰丽。
山下坐落着些大大小小的村庄,其中一处村子名为惊雷村,因为村口有一棵被雷劈过的焦树,树虽枯可依旧屹立不倒地在那,不卑不亢,村名也就由此而来。
此村姓氏多是张、刘二姓,其他姓氏的人家并不多,其中一户罗姓的人家,日子怕是满村最热闹的。
这户人家人丁兴旺,光孙子就五个,上房揭瓦、下水摸鱼,堪称拆家专业户。
男孩子嘛哪个不淘气。
所以罗家阿奶的骂声永不停歇。
村子里哪天不听到她老人家的吼声,那绝对是罗家这几个孙子在憋大招。
只听一声吼,村口正好走来一位面容苦大仇深的小娘子,被吼声吓了一跳,她脚步一顿,又快走去,去的便是罗家。
而离她几丈远外还跟着位男子,一瘸一拐,走两步停下来吸口气,行走地十分艰难。
“罗家姑爷,你这是又挨打了?”村头站着一老头,瞧到这一幕,幸灾乐祸地问道。
那罗家姑爷敷衍一笑,嘴硬道:“摔的。”
“哟!又摔了?”另一位路过汉子哈哈大笑。
罗家姑爷默默不语,寻思着,他们岂知他的快活!
而前面走着的小娘子已经来到罗家院门口。
她踮脚望了下院内,看到阿娘正站在院里训斥侄儿们,而侄子们排排站在那,个个抓耳挠腮,她这个姑姑也该出场了。
砰地一声响,罗云很是仗义地推开了院门。
只是那院门颤了几颤,竟有歪斜之状。
罗云没想力道会这么大,登时一怂,忙去慌张地看看那门。
还好,没坏!
力气大,就是这点不好,容易收不住。
院内的老太太闻声望了过来,看到来人是自家闺女,磨牙道:
“知道的以为你是回娘家看爹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寻仇的。”
“这门是你爹前个才修好,你让它再坚持几天。”
罗云讨好地笑了笑,想起自己是回来诉苦的,不能笑,得悲凉。
就这片刻功夫,罗家这些皮猴子们见空蹿出了院,嬉笑地溜了。
罗家阿奶跟在后面骂骂咧咧,站在门口扯着嗓子喊道:“再敢凫水,我非剥了你们的皮。”
这话喊完,几个小子早就跑远了。
阿奶怒气还未消,罗家小姑很没眼力见地劝慰着:
“天气渐暖,阿娘何必拘着他们,都是壮小伙子,火气旺,凫会儿水也不会生病的。”
“你快住嘴。”
罗家阿奶回头斥道,如今她最是看不得这个闺女,自打成亲后,就没过上消停的日子。
看闺女识相地得闭了嘴,老太太方才问道:“这次回来又怎么了?”
罗家小姑闻得此话,刹时哭嚎起来,恨不得天地同悲:
“阿娘~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对这一幕司空见惯了的阿奶,只是微眯双眸,静静地站在一处瞧着人嚎。
神色上淡定极了!
罗云一面哭,一面睁只眼,见阿娘无动于衷,大喊道:
“娘,田大吉不是个东西,我日日起早贪黑的为家里操劳,他竟在外面……在外面……”
罗家阿奶一听这话,眸光一亮,听得仔细了些。
在外面怎么了?
恰在此时,罗家姑爷也进了院,看到罗家阿奶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扑过去坐在地上大嚎道:
“娘啊,您老人家要为我做主啊~这日子再这么下去,说不得,您哪天就见不到我这姑爷了~~~”
“老话说得好,一个女婿半个儿,我也是您的儿,您得救救儿。”
瞧这说话的利索劲,气的罗云差点想飞起来给他一脚。
罗家阿奶垂头望向女婿,只见女婿脸上青一块肿一块,比染坊里的染缸还要多姿多彩。
阿奶这太阳穴猛地一跳,只觉得脑瓜子是嗡嗡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