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儿子眼尖心活,平时里不用管,自己就知道去外头找零活挣些散碎大钱,只到了饭时回来吃就是了。
然而今日回来一趟,却是在后院墙根下刨了堆破烂装在一个篮子里去了。
还口口声声说江家当铺能收。
这都好几个时辰了也不见家来,王婆子估量着没准江家当铺不收,那小子脸皮薄,不好意思就便回来,不知道跑到哪里胡混去了。
她倒是不担心这半大小子,这个年纪的小子,又能吃又不大能干活,搁亲姥亲舅家都嫌弃,更不用说旁人了。
她就是担心那只大篮子,当初是老头子从外头带回来的,要去集上买,怎么不得花个文啊?
她站在院子里朝外看了看,琢磨着要不要去寻上一寻。
忽听外头有人喊门。
“王家嫂子,你家柱子在不?”
王婆子开门一看,原来是前街的刘家媳妇。
“我家二小子虎头,我打发他去街上买几团线,谁知道就不见了影儿,有人说见着他和柱子在一道来,这不,我来看看,你家柱子可回来了?”
王婆子又好气又好笑,“这混小子!说是去当铺,半天也不回来,原来是和虎头两个不知道去哪淘气了!还当是小时候呢!”
七八岁以前的小子,随便他满街疯去。
这都半大不小了,还淘气贪玩呢!
这两个妇人都是街坊,平时虽不甚亲近,也都是大熟人。
对于自家的小子没回来倒不甚着急,反倒拉起了家常。
正在那儿你说一句今年粮贵,我叹一句生意艰难呢,就听到院门外脚步沉重,有人来了。
柱子抱着个大篮子,摇摇摆摆地走进了院子。
作者有话说:
大晋王朝(5)
只见他衣裤上都沾了泥点,头发乱蓬蓬的,脸上还不知道在哪儿挂了一道,活像是街上的小叫花子,怀里却紧抱着篮子,那篮子又沉重,坠得少年走路都不大稳当。
王婆子一拍大腿,“好你个活猴儿!这是去做什么来?”
柱子看到刘婆子,腼腆一笑,“刘婶子,你家虎头也跟我一处来,他也弄了不少东西回去。”
南城这一片的半大小子,常有成群结伴出去淘气的。
有在城边的河沟里摸回来一大把的螺蛳虾米,结果却又腥又臭全扔了的。
也有家教不严,去偷了城外附近村民的果子蔬菜,被村民们结伙找到门上来的。
总之各种各样,大祸小祸的没少闯。
刘婆子见了心里一格登,顾不上多问,赶紧辞了王婆子,往自家赶。
王婆子送走了刘婆子,把院门一关,就四处寻摸扫帚。
柱子赶紧拿出钱袋子递了上去。
“阿娘,这钱你收着。”
刘婆子狐疑地接过来一看,居然有二十文!
“哪来的钱?”
“阿娘,不是说了么,江家当铺收破烂陶瓷哩!这都是我那篮子陶瓷片换来的!”
刘婆子半信半疑,目光又落到篮子上。
“这是什么?你这一身,去哪儿打了滚回来?”
她说着就走过去,一把揭开了篮子上的布。
原来是满满的陶瓷碎片!
“竟有这么多,你,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
“就是城墙边,树林的水塘那边……”
王婆子哑然,那地方她知道,这条街的街坊们都在那儿倒垃圾扔烂菜烂叶,冬天还好,一到夏日,臭气熏天,蚊蝇乱飞,平日不是扔垃圾,大伙儿都绕着那地方走啊!
“你,你们,竟是去淘了垃圾山?”
街坊里有些人家的淘气小娃子也有去那地方乱扒拉的,但那都是冬天秋天味道不重的时候,如今天气渐暖,那边的味道……
说完这话,她不由得就捂住了鼻子。
她这小儿子的身上,果然散发着阵阵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