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学里的先生,都高看她几眼,平常和颜悦色不说,凡谢桥写的画的的什么,都一嘴的说好,轮到自己这里就皱眉。谢雅越想越气,可是也真不敢再在这里发作了,气鼓鼓的带着丫头婆子向前走,瞅着前面谢雅拉着谢贤有说有笑的摸样。更是连谢贤也一并恨上了,心里琢磨着,怎么给谢桥找点不自在才好。88、施薄惩谢桥初立威谢府教书的先生,本也是谢家族里出来的,算起来和老太爷是一辈的,名儿叫谢道瑄。学问不错,早年也是做过两年官的,因不通实务,与同僚不睦,被人寻了错处罢了官。毕竟是谢家族里的人,倒也留了一两分情面,并未赶尽杀绝。回到家里,闲呆了些年,后来被老太爷请了来,叫孙子孙女们读书。后来谢宝树进了太学,二房的谢宝松、谢宝杉、也就不跟着学了。一个是本就不是个爱读书的,另一个嫌在谢道瑄跟前毕竟拘束些,索性回了老太爷,说在自己房里读书。老太爷也知道二房的两个孙子不是读书的材料,也就应了。责令二老爷亲自督促两个孙子读书,这一下谢道瑄反倒没什么压力了,只三个女学生,老太爷的意思,也不过是希望女孩家能多明白些道理罢了,并不像教几位小爷一样事事尽心。且三个女孩子都是庶出的身份,并不算十分金贵的主子。因此每日里不过略讲上半个时辰,余下的时间就让她们自己读书,并写一篇大字交差便了。加上还要给姑娘们留出来学习作画抚琴的时间,倒也十分轻松。依着他看,这三位小姐读书也就是那么回事,回去做女红针织才是正经,左右将来嫁了人也用不着这些,认识几个字也就足足够用了。不想过年才开了春,三姑娘就来了学里读书。这谢家的三姑娘,他是听说过些影儿的。说是从小聪明,可惜先天有些不足,大病小灾的不断。人都说是个养不大的,谁知却渐渐康健起来,丧母后,老太太接回京放在身边抚养,爱惜日重。且是正经的嫡出小姐,虽是三姑娘,却比府里其余几位都要体面贵重。且其母族是何家,世代的书宦之族,其母在闺中就广有才名。后来见着这位三姑娘,谢道瑄度其气韵,的确与众不同,文雅娴静如娇花照水,眉宇间的沉稳聪慧也相得益彰。和其他三位谢家的小姐站在一起,高下立现。写的一手飘逸的簪花小楷,流畅漂亮颇赋闺阁的秀美。知道的也多,看似漫不经心,他讲到那篇的时候,让她解说,都能够用浅显的言辞解释出来,几次过来,谢道瑄就清楚,这个三姑娘是真个有才的,细细一想也是,何家嫡女教出来,哪里是寻常家女孩可比的。因此自打三姑娘进了学里,谢道瑄倒渐渐开始认真起来,把那经史子集挑了重要的挨次细细讲来,倒是和当初教授几位小爷时一个样了。也不管其余三个是不是跟的上,成天就对着谢桥讲,并不像以前那样糊弄了事。其实谢桥也是苦不堪言,本来呢,她也经过了现代近二十年的教育,可是说实在的,这个繁体字就算认识,写起来也颇为费力,更别提毛笔字了。当初第一天来学里的时候,她还琢磨着是不是像其他穿越女们一样,发明个羽毛笔什么的来用,可是想一想觉得还是算了。且祖母赐下的这套文房四宝,瞧着真是养眼的可以,不用倒说不过去,每次到了学里,小丫头挨个摆出来,别说谢雅几个,就是上面板着脸不拘言笑的老先生,一双眼睛都直直盯着,一阵阵的发亮光。谢桥当时战战兢兢的提起笔,却发现仿佛大脑有自主意识似地,落笔即非常流畅自然,一笔漂亮的簪花小楷,跃然纸上。谢桥当时就愣了,有点不相信这是自己写出来的,但是却大大松了口气,若是她真实的水准,估计会七扭八歪粗细不一也不一定,那可丢了大人了。想到此,谢桥不禁抿抿嘴浅浅笑了起来,前面谢道瑄正摇头晃脑的念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持而盈之,不如其己……大道废,有仁义……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谢道瑄一篇上善若水诵完,见今天的三姑娘明显有点不在状态,以为她累了。遂挥挥手让她们提前休息,自己走出去,到外面的闲屋子里去小憩。丫头婆子们忙端了茶进来伺候。谢桥坐在第一排的中间,左侧是谢雅,右侧是谢贤,最边上是谢珠。巧兰把手里的茶递到姑娘手上,又命暖月去收拾桌上的物件。下面是学琴的时间,琴师是谢府特特请来的,宫里教坊退下来的乐师,姓万的嬷嬷,年龄不算大,三十多岁,大概在宫里耽搁了韶华,未嫁人就成了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