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道:“事不宜迟,这边焚化尸体,我借口来此为你护法,你正可行事。”
蔡怀安却涨红了脸,愧道:“仙人勿怪。小神虽然卑微,也是受封的正神,未得旨意,断不能擅离职守。此去地府,少说也要一个时辰,若教巡查天官撞见,只恐责罚甚重啊……”
朱红知他说的属实,沉思片刻,道:“不如我去走一遭。”
她话音未落,却忽听耳旁有人轻轻一笑,道:“姐姐何必辛苦,只需蔡老官儿写一纸公文交与小弟,小弟自去地府录了那几个鬼的供状回来。”
朱红转头,却连一丝儿人影子也未见到。她即刻睁开天目,便见黄九郎施了隐身术跟随在一旁,不由得笑道:“九郎果然伶俐,出的好点子。”
蔡怀安也喜道:“不错,正可如此。”
一行人走出了繁华之地,眼见着便离乱坟近了。蔡怀安故意半蹲低头,装作整理布袜,却暗中划出一纸文书,轻轻地卷了,随即递与黄九郎。朱红叮嘱道:“快去快回,切不可惹事生非。”
黄九郎笑道:“姐姐放心,小弟理会得。”
他向二人一揖,遁地不见了。
朱红心头暗笑:这个小白狐不知在自己周围转了多久,但见所需,便即刻现身相助,真真是个可心的滑头。
再说张燧这厢。
五德自外头转回来,张口便问五年前的永安县令。张燧饶是聪明,也有些懵懂,愣了片刻,才道:“长鸣兄说的哪位秦县令?莫非是永安的前任父母官?小弟才到此处,着实不晓所以!却不知为何突然问起此人?”
五德道:“方才在外行走,当地百姓说是永安自秦县令失踪后,便多不宁静,三郎来此赴任前,就不曾听过这些传闻?”
张燧笑道:“陈年旧案,小弟是不知根底的。”又问陈鸣山:“竹喧在此地任职多年,想必清楚。”
陈鸣山忙道:“下官在永安任主簿十数年,自然是知道的。秦官人大名真文,时年三十有八,乃是开宝三年的进士,在此任县令是雍熙元年的事情。秦官人性子平和,对人从来都和颜悦色,极是仁厚。下官服侍他一年,十分敬佩。然而秦官人上任第二年,突然在某日夜里不见了踪迹,从此再未出现。县丞上报州府,下官也参与了查找,然而终无结果。自此开始,永安县令便无人能做长久……”他一面说着,一面看张燧脸色,吞了后半句下去。
张燧却不动怒,对五德道:“长鸣兄乃是去查探此地疫病,怎的问起前任县令的旧事?”
五德道:“秦县令失踪之后,永安不安,如今又有怪病横行,三郎莫非不觉得奇异?”
张燧道:“长鸣兄知道小弟从不信鬼神,疫病之难,与秦县令旧事有何关联?若无证据,只凭空臆测,未免轻率。”
五德道:“三郎岂不知‘人事有亏,报应不爽’?若秦县令失踪有冤情,那么永安的种种不吉,说不得便是后来的报应。”
张燧道:“长鸣兄说的哪里话?秦县令失踪乃是几年前的悬案,而疫病是近几日才发的,怎能捆在一起?且秦县令及诸位县令的事,又怎会引起疫病?桩桩事情本是毫不相干的,这样穿凿附会,论说福祸,未免荒谬。”
陈鸣山心中对阴阳之事本有几分信的,听五德所说便暗暗点头,然而见张燧如此坚定,只好闭口不语。
五德自然明白张燧的一身呆气,心头虽然气恼倒也觉得有些趣味,便又道:“若果真是有了冤情要借此警示世人,三郎又当如何?”
张燧愤然道:“冤有头债有主,若是冤情不得雪,也应该找那害人的祸根,怎能胡乱戕害百姓!莫说这世上本就无甚鬼魂,即便有,我也必逮住了重重地责罚!”
五德大笑道:“三郎真爱民如子!是了,你既然不信,却保不得旁人不信。此危难之时,我倒觉得可做些场面上的事安抚民心,不知三郎可愿意?”
张燧问道:“小弟不明白,还请长鸣兄指教。”
五德道:“何不在此土地祠中做些祭祀,以为禳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