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瑾的对面,是跪坐着朝外的小定奴,透过车帘将小脑袋伸到车外,好奇的打量着不远处的田野,见到几只飞舞的蝴蝶,则是欣喜的连连伸手,似乎要隔空将蝴蝶抓在手心里。
窦孝慈见宇文思纯不理睬,遂又逗起了小定奴,小童儿的天真率直,使他不由得哈哈大笑。
下了马车,沿着乡间小道,李元吉下了马车,沿着刚开凿好的沟渠走着,一行人跟在他的身后,小定奴则是蹦蹦跳跳的追逐了一会垂涎已久的蝴蝶。
见到沟渠中已有波光粼粼,李元吉心中大喜,不禁低声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日以黄河、汾水为源头,百姓田间岂能无活水!”
宇文思纯微微颔,“大王此举可谓是利在当世,却功在千秋,如此一来,收成或许会比往年更好,百姓也能得个安生。”
“大王体恤百姓,想来用不了多久,并州人人安居乐业,在这乱世之中,可谓是世人向往之地。”
紧随其后的张公瑾点头符合,在齐王府当差的一个月来,他已被李元吉引为心腹,因而时常参与论事,每每都会被李元吉的眼光所折服,加之又有执行力极强的宇文思纯,张公瑾丝毫不会怀疑并州将会成为一块天下乐土。
同时,张公瑾也觉得格外幸运,他已经加入齐王阵营,日后齐王腾达,地位自然也能水涨船高。
走了不多时,田地便出现在众人眼前,田埂之上已有不少百姓在做些农活。
在长势大好的庄稼地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止不住的喜色,步履之间也多了几分欢快。
一些青壮的庄稼人肩上担着两个水桶,在渠里装上水,继而将水浇洒在寄满全家人希望的青青粟苗上。
“怎么还是人力挑水灌溉?”李元吉邹起了眉头。
“这已经不错了,先前的河水在几里地外,给庄稼浇水可是件累人的事情,如今幸好有大王体察百姓之苦,让人开挖了沟渠,水已经到了田头。”一个坐在田头歇息的老叟笑呵呵的说道着,脸上被岁月镌刻的沧桑沟壑间似乎也藏不住眼中的欢喜。
李元吉哈哈大笑,挨着老叟的身边蹲下,“老丈,你家的田地如何来浇水?”
“老朽有田三亩,担水一日便能浇灌个遍,可比以往三五日轻松多了。”老人一边应道,一遍摆着衣襟擦拭额头上的汗珠,春风拂面,时节并非炎热之时,但是挑水劳作,依旧是个体力活。
“怎的老丈你来担水,为何不见家中年前子嗣?”
闻言,老叟申请略微暗淡了几分,叹了口气缓缓地道,“老朽本是有三个男儿,大郎前两年被山匪杀了,二郎前几个月打突厥人的时候丢了性命。”
说话间,老叟话语中满是哀伤。
李元吉则是心中满是愧疚,不知如何开口,正是因为他剿匪不力,攻打刘武周,才使得老人连丧两子。
而这种事情或许生在并州城内众多百姓身上。
或许是察觉到了李元吉的沉默,老叟却笑了,“小郎君,看你模样是个富贵之家,可是老朽却一点都不钦羡于你,我那儿郎虽说丢了性命,可是乡里之间都知他们是个保家卫国的人,大王在晋阳城设了忠义祠,二郎的名字可是刻了上去,我那老三可是亲眼见了,他受了大王和全城百姓的跪拜,香火旺得很,可是比老头子我快活多了。”
这话老叟说得喜笑颜开,但是李元吉与身后众人都听得心里更加酸楚。
听及老叟提及其第三子,窦孝慈不禁出言问道,“老丈,三郎是在晋阳城里?”
老叟笑的越开心了,似乎三郎是他心中引以为傲之人,“二郎战死后,三郎便去晋阳投靠了大王的营帐,那小子也争气,在淮阳王手下的白虎营,听他说那可是精锐中的精锐才能进的哩!”
李元吉心里犹如重锤敲击,“老丈,三郎可是你的唯一血脉,为何还让他去参军?”
“保护家园,自然是要自己挺身而出”,老叟说得很是平常,或许是惦记着农活还没做完,老叟起身拍了拍身上是泥土,继而笑着担起水桶挑上水朝田地里走去。
李元吉也起了身,低头不语,好一会才与窦孝慈道,“平台,回晋阳后你带人排查全军将士家境,若家中再无别的子嗣,令他们回家好生尽孝,若执意不回者,记录在册,日后立下功勋优先提擢。”
喜欢大唐天子李元吉请大家收藏大唐天子李元吉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