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则为现代国家提供了原型。实际上正如本书第三章所述,罗马的政体设计确实精巧而高明: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大会,分别对应着君主制、贵族制(或寡头制)和民主制,可谓集三种制度的优越性于一身。
当然,罗马并非没有问题。他们的问题是:一人一票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变成超级大国以后就再难实行。此外,元老院的精英性质和奉献精神没有制度保障,执政者从任期一年的执政官变成终身制的皇帝,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因此,只要把人民民主由直选制改为代议制,给执政者(无论他叫总统还是国家主席)一个合适的任期,再解决元老院的组成问题,几乎就是最不坏的政体。
更重要的是,罗马的共和精神和法治观念,恰恰是现代文明最需要的。事实上,只要坚持共和,坚持法治,则无论人民民主,抑或君主立宪,都是现代文明。
这就是罗马的贡献。
更何况,他们还贡献了基督教,尽管基督教其实是罗马帝国和罗马文明的掘墓人。
这样看,中华文明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中华文明的意义在于:一个如此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没有宗教信仰,也不靠血腥和暴力,却能长时间维持统一,或在四分五裂和外族入侵后重建家园,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这里面难道没有原因?
同样,中华文明虽未中断,却在衰减,并逐渐失去世界性。相反,罗马文明却浴火重生,在文艺复兴之后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这里面难道没有奥秘?
当然有。
只不过,弄清楚这奥秘,需要全球视野。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本书的原因,也就是本书为什么要从世界、历史、制度、信仰和理念五个方面展开讨论的原因。现在期待的,是诸位的批评。
附录
☆、本卷大事年表
公元前3500年,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在埃及和西亚。
公元前3100年,纳尔迈(美尼斯)建立埃及第一王朝。
公元前3100年-前2700年,克里特文明诞生。
公元前2500年,哈拉巴(印度河)文明诞生。
公元前1700年,有证据证明的夏文明诞生。
公元前1200年,奥尔梅克文明诞生。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公元前969-前936年,腓尼基推罗国王希拉姆一世。
公元前960-前930年,以色列-犹太国王所罗门。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
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
公元前722年,春秋开始。
公元前721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灭以色列王国。
公元前671年,亚述征服埃及。
公元前639年,亚述巴尼拔攻陷埃兰首都苏撒,亚述帝国的版图面积空前绝后。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