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三纲之说应运而生。

需要说明的是,把三纲理解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是白虎观会议以后的事,董仲舒说的只是三种关系。只不过这三种关系最为重要,所以是纲。

那么,为什么是三纲,不是四纲或五纲?

因为要以自然说社会。汉儒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无非天、地、人,叫三才。三才对应的当然是三纲。换句话说,君臣就是天道,父子就是地道,夫妻就是人道。

这就叫“天人合一”。

天道有三才,人道就有三纲;天道有五行,人道就有五常。五常是个人品德,三纲是社会伦理。后者高于前者,因此纲为三,常为五,就像三皇五帝,三王五霸。

呵呵,中国人的说法,总是三五成群的。

剩下的工作是解释。

解释三纲的是阴阳: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阳是主宰和支配阴的,阴离开阳则不能存在。所以,臣服从君,子服从父,妻服从夫。这就是“王道之三纲”,而且“可求于天”。

五常则利用五行来解释:仁为东方之木,义为西方之金,礼为南方之火,智为北方之水,信为居中之土。只不过,这个解释是《白虎通》的,不是董仲舒的。

这样一来,三纲五常就变成了一种“天启道德”。由于来自天启,也就具有了类似于天启宗教的性质。儒学有如神学,儒生有如神父,孔子有如教主。儒家思想和礼乐教化被称为“儒教”,并非全无道理。

看来,汉武帝时代的两位大儒都不再纯粹。公孙弘当然是官场老油条,董仲舒则更像一个巫师和道士。而且正是他开创的今文经学派,还把儒术变成了巫术。

那可又是一台好戏。

☆、政治化巫术

公元56年,也就是罗马的尼禄皇帝上台后两年,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做了一系列的事情:封禅泰山,修建明堂、灵台、辟雍,宣布图谶(读如衬)于天下。

第二年,光武帝驾崩,享年六十二岁。

也就是说,这是他最后的动作。

明堂是宣明政教之处,灵台是夜观天象之台,辟雍则是天子的学宫。起明堂,筑灵台,建辟雍,自然是为了从武功转向文治,与天下臣民共享太平。

那么,图谶又是什么东西?

谶,就是谜语式的预言,且由来已久。据说秦代就有“亡秦者胡”的谶语,结果秦始皇花大力气对付匈奴,却没想到亡秦之胡不是胡人,而是胡亥。

这就真不知道是靠得住,还是靠不住了。

不过民间是相信的,就像相信耶稣死了又复活。我们民族没有宗教,也没有信仰,还多灾多难。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民群众,安全没有保障,精神失去寄托,灵魂无处安顿,就只有相信谶语、八字和风水。

后来统治者也信了,带头的是王莽。

王莽为什么相信?因为他就是靠这玩意当上真皇帝的。当然,把王莽扶上帝位的,除了谶语还有符瑞(吉祥物),比如那块白石头(请参看本书第三章)。

何况这并非没有理论依据。《礼记·中庸》就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儒家经典都承认的,王莽当然可以相信。

实际上孔子虽然不谈神怪,儒家却相信世界上有天赐神物。他们说,伏羲的时代,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上有绿图,叫河图;又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上有丹书,叫洛书。这就是所谓“河出图,洛出书”。

其实这事孔子也相信。在他去世前两年,有一只麒麟被猎获打死。孔子就说:河不出图,洛不出书,我可是没什么希望了,我的主张也走到头了!

这就是图谶的来历。

图谶,就是河图、洛书加谶语。

此外还有纬。

read_xia();

书友推荐:迟音被嫡姐换亲之后相敬如宾第六年想抱你升温六零寡妇再嫁糙汉特种兵的乖乖小夫郎绝世强龙网恋到顶头上司了!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沿河路花开百年天人图谱芭蕾鞋正义的使命于青山村傻子神医顶级村医伺机而动被哥哥舔逼后上瘾了(兄妹h)
书友收藏:官道权途褚府小寡妇(产乳,兄弟np)七里香下雨天花开百年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我的绝品老师火影:我带着转生眼穿越了风水之王梦里花(强制、NP)青云红颜香婚色糙汉,全民:天赋长生,我出卖寿命成神城里的香艳少妇的沉沦及时行乐NP玫瑰头颅桌边[校园]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系统赋予我长生,却忘记赐我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