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呵呵,谁说儒家不讲逻辑?他们有自己的一套。

桑弘羊当然也有另一套。在他看来,治国面对的是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匈奴寇暴。御寇就得强兵,强兵就得富国,富国就得理财,理财就得务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国家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人。

这同样无法达成共识。

但,不管公理婆理,双方的着眼点都已不再仅限于经济政策。他们更关心的,是组织路线、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组织路线之争,在文官和文吏;政治路线之争,在王道和霸道;思想路线之争,在儒家和法家。

这才是盐铁会议的意义所在。

霍光的政改,倒在其次。

不过,如果把桑弘羊和汉武帝都看作法家,就大错特错了。桑弘羊是,汉武帝不是。当然,他也不是儒家。事实上,汉武帝是很难贴标签的。无论把他当作儒家还是法家,都是一叶障目,甚至自作多情。

那么,什么是汉武帝的真面目?

罪功岂在悔轮台

汉武帝其实很可怜。

盐铁会议的召开是在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距离汉武帝驾崩只有六年,可谓尸骨未寒。然而贤良文学们的某些发言,却已大有炸平长安、彻底清算之意,尽管没有汉武帝原本是不会有什么贤良文学的。

争论并没有随着会议的结束而结束。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宣帝下诏,要为汉武帝立庙设乐。这当然是一件大事。因为汉代不同于后世,并非每个皇帝死后都有庙号。此前,仅高皇帝刘邦和文皇帝刘恒有,庙号为高祖和太宗,惠帝和景帝就只有谥号。

宣帝认为,他的曾祖父刘彻也该有庙号。

何况,武皇帝也当得起。

然而一位名叫夏侯胜的儒生却公开反对,理由是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杀人无数,挥霍无度,以至于赤野千里,民不聊生。如此毫无仁德,岂能有庙号?

此言一出,朝野哗然。公卿们一齐责备夏侯胜说:这是圣意,岂能反对?夏侯胜却说:圣意又怎么样?人臣之义在直言。话已出口,万死不辞!

当然,为武帝立庙的提案仍被通过,庙号世宗。但夏侯胜的反对意见也被如实记录,并流传下来。他本人则在坐了两年牢后被释放,而且受到汉宣帝的礼遇。

这说明什么呢?

第一,汉代的言论相当自由。

第二,夏侯胜的批评基本属实。

实际上,夏侯胜说得并不全。如果愿意,还可以加上繁刑重敛,崇妖信怪,杀伐任性,喜怒无常。司马光甚至认为,汉武之恶几近秦皇,只不过他识好歹,受忠言,知对错,会用人,这才不至于亡汉。

然而即便是秦始皇,又何尝不曾收获由衷的赞美?可见问题不在如何评价,而在评价的立场。

夏侯胜的立场无疑是儒家的,后来的班固和司马光也如此。但是,汉武帝在古代挨儒家的骂,在近现代却又因尊儒而挨批,这就太里外不是人了。

请读这首诗:

绝大经纶绝大才,罪功不在悔轮台。

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

诗的意思很清楚: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毋庸置疑,最大过失却不在连年用兵,而在罢黜百家。

这未尝没有道理。

的确,思想文化领域是不能一家独尊的。因为没有百家就没有争鸣,没有争鸣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不会有风骨和气节。苟如此,又哪里会有担负天下兴亡、创造文明成果的奇士?也只有奴才。

问题在于,这祸胎真是汉武帝种下的吗?

未必。

事实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仅限于官学范围。也就是说,罢黜百家,只是诸子不设博士官;独尊儒术,也只是饱读诗书更容易走上仕途。至于民间,则百家既未罢黜,儒术也不独尊。

书友推荐:诱我深入每晚都进男神们的春梦还珠之含玉婚色糙汉,龙王令沿河路医生我还有救吗青云之驭娇红人相敬如宾第六年褚府小寡妇(产乳,兄弟np)被贬三年,皇帝跪求我登基!苏霞老王镜中色花开百年晋末长剑天人图谱升温想抱你少妇的沉沦四合院中的路人
书友收藏:综影视之创死所有主角火影:我带着转生眼穿越了下雨天及时行乐NP大相师陈平官家天下绝色佳人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她是儿媳公媳高玫瑰头颅小知青太彪悍,京院荣少他超爱全球畸变:开局活吞黑曼巴蛇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缘分似梦嫂子:我真不是傻子了NBA:开局交易麦迪,震惊联盟缠金枝(古言1v1,先婚后爱)十三幺开局萌男变身美少女全民:天赋长生,我出卖寿命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