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如果存心想做事,那是很有事情可做的。

更重要的,是他的副手。

御史大夫的副手有两个,一个叫御史丞,一个叫御史中丞。虽不过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汉制,官衔前面有“中”字的,都在皇宫里办公,御史中丞也一样。

实际上,御史中丞就是御史府驻宫办事处主任。这样的副手,丞相是没有的。皇帝有什么想法,也是先告诉御史中丞,由御史中丞转告御史大夫,再由御史大夫转告丞相。御史大夫揣摩圣意,要比丞相容易得多。

公孙弘和张汤得逞,这是原因之一。

不过御史大夫毕竟是政府的人。汉武帝要夺权,还得用宫廷的人。宫廷的人就是宫廷官,也叫中朝官。其中最重要的,是尚书。尚书就是皇帝的政治秘书。如果让尚书来处理政务,皇帝就有了自己的班子。

然而尚书的地位实在太低,必须派个大领导。

这个大领导,就是大司马。

大司马是在全面推行经济体制改革那年(元狩四年)设置的,其实就是被废除的太尉,但不再作为宰相,也非正式官职,而是加在将军官衔之上的名誉称号,比如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大司马左将军。

大司马的任务,是“领尚书事”(西汉),或“录尚书事”

(东汉),也就是领导、统率、管辖、主持尚书的工作。表面上看,不过秘书长,还是兼职。但,大司马的政治待遇是位比三公的。这样的秘书处,简单吗?

当然不简单。

事实上大司马统领的尚书事,也逐步由秘书机构变成了决策机构。但凡事关军国的大政方针,都先由尚书参谋议论提出意见,形成决议才由宫廷送往朝廷。

显然,这是另一个政府,只不过这政府是设在皇宫里的。因为首任大司马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外戚,是后妃的娘家人。他们要策划军事也只能在宫中与皇帝密谈。久而久之,大司马官署宫中就成了惯例。

这样一来,帝国就有了两个政府。一个叫中朝(也叫内朝),在宫中;另一个叫外朝,在府中。外朝之首为丞相,中朝之魁为大司马。两套班子,共理朝政。

没错,一国两府。

其实就连这个说法也是不准确的。大司马位高权重,亲近皇帝,尚书们在宫中轮班值宿,随时听候召见,面呈奏章,亲聆圣旨,信息远较宫外朝臣灵通。丞相为首的外朝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只有诺诺承命办事而已。

从此,丞相更成了摆设。后来,就连这职衔也被取消,改成了别的。是不是真宰相,则全看是否领尚书事或录尚书事。到东汉,更建立尚书台(又叫台阁或台省)。一国两府公开化,变成公府(三公府)和台阁(尚书台)。

这都是汉武帝开的坏头。

汉武帝却十分满意。他终于完成了集权大业:始集地方之权于中央,再集中央之权于皇帝。大权在握,他可以为所欲为,或者说大展宏图。至于留下的无穷后患,则只能以后再说。

第四章官治天下

同情弱者,是好人;除暴安良,是好官;恶人自己做,施恩的事留给皇上,是忠臣。

然而这个好人、清官、忠臣,同时也是冤案的制造者和恶法的炮制者。

职业官僚

酷吏张汤是自杀的。

元鼎二年,也就是张汤担任御史大夫的第六年,办案甚多的他自己也被别人举报,罪名是官商勾结,以权谋私,泄露国家机密,破坏经济改革。因此,丞相庄青翟抓捕了张汤的亲信,供词也被送达御前。

汉武帝问:朕每次打算有所动作,商人们都会事先得到消息,囤积货物。难道有人通风报信吗?

张汤答:应该是。

汉武帝认为他不老实,便派赵禹去审问。

赵禹是张汤的老同事。武帝朝那些苛严的律条,就是他和张汤一起制定的。武帝让赵禹审理此案,应该说既想查明真相,也有保全之心。

张汤却仍不认罪。

赵禹便说:老兄怎么不守本分?扪心自问,被你弄得家破人亡的何止万千?现在人家告你,言之凿凿,只不过皇上不忍法办而已,你又何必硬要辩解?

于是张汤自杀。

书友推荐:1979黄金时代糙汉特种兵的乖乖小夫郎沿河路青云之驭娇红人书呆子很苦恼直男宿主被反派强制爱了绝世强龙晋末长剑医生我还有救吗异界游戏制作人无敌六皇子想抱你我的绝品老师镜中色被哥哥舔逼后上瘾了(兄妹h)有瑕父女,高苏霞老王被嫡姐换亲之后四合院中的路人炮灰是心机美人(快穿)
书友收藏:超品神婿穿越宋末,从琼崖崛起花开百年苏媚赵春城缘分似梦系统赋予我长生,却忘记赐我不老浪漫时光梦里花(强制、NP)小知青太彪悍,京院荣少他超爱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全民:天赋长生,我出卖寿命成神NBA:开局交易麦迪,震惊联盟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叶凡唐若雪绝色佳人影视那些年我们的意难平桌边[校园]苏璎盛敬锋被休后,我成太子的掌中娇风水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