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征将士的回忆,见《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2]《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成,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3]比如姜太公的齐国,就长期有两个姬姓的“上卿”,一个叫“国子”,一个叫“高子”,号称“二守”。
[4]实际上,国原本叫邦,比如“邦交”,比如“邦有道”或“邦无道”。后来,由于避汉高祖的讳,许多文献中的“邦”都改成了“国”。因此,叫“邦”,叫“国”,叫“邦国”,都没错。
[5]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度,可能要到西周中后期才成熟。
[6]王社、国社、侯社,见《礼记·祭法》。
第四章
[1]妾为女奴,见《古文字诂林》第三册第152页;女奴通称为妾,见《左传·僖公十七年》。
[2]季孙氏的这个家臣叫南蒯,事见《左传·昭公十二年》。
[3]“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何非君臣”,见《左传·昭公七年》。
[4]周天下破产的过程和结果,是中华史第五卷要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