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所谓“现实精神”,也就是不承认“彼岸世界”。既没有宗教的彼岸,也没有哲学的彼岸,甚至没有科学的彼岸。杞人忧天一直传为笑柄,清谈则被认为会误国。总之,所有一切抽象的、玄远的、非世俗的、不能兑现的,都不在视线范围之内。什么天堂,什么来世,什么末日审判,什么极乐世界,这些空头支票才没人当真感兴趣,只能哄骗愚夫愚妇。我们感兴趣的,是君臣父子,三纲五常,哥们义气,天地良心。这些都不是信仰,但是管用。

我们真想要的,是世俗的生活。

是啊,男耕女织,四世同堂,父慈子孝,共享天伦,才最是其乐融融。就连桃花源中人,过的也是这种日子;就连《天仙配》里的七仙女,向往的也是这种生活,更不用说芸芸众生了。他们主张的是“心动不如行动”,是“说得到做得到”,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也是一种“乐观”。

或者说,也是一种“艺术”。

于是有了中华文明的第三种精神,这就是“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不是艺术气质。希腊民族的艺术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他们童年性情的率真表现,所以才那样烂漫天真。我们民族的艺术精神,却是维稳的手段和结果,是一种陶冶和教化。后世儒家甚至编造出谎言,说帝舜命令后夔(读如葵)掌管文学艺术,以此培养贵族子弟的健全人格。后夔则保证,只要他奏乐,就连野兽和野蛮人都会跳起舞来。[5]

显然,这样的艺术,不可能是“纯艺术”,只能是“泛艺术”。因此在我们民族这里,几乎任何事情都能变成艺术,比如领导艺术、管理艺术、教育艺术。它的境界是达成和谐,底线是糊住面子。有这样一层脉脉温情的面纱遮掩,哪怕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明枪暗箭,专制独裁,都不至于太难看。

至于小民,则可以苦中取乐,忙里偷闲,舒展眉头把日子过下去。

奇怪!我们民族不要宗教的“空头支票”,却陶醉于艺术的“自我安慰”,并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又是为什么?

也许还得问周公。

大盘点

read_xia();

书友推荐:玻璃灯沿河路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炮灰是心机美人(快穿)每晚都进男神们的春梦龙王令四合院中的路人网恋到顶头上司了!正义的使命伺机而动缠金枝(古言1v1,先婚后爱)镜中色和大叔奔现后天人图谱封神:开局一个凤凰分身花开百年城里的香艳还珠之含玉书呆子很苦恼被贬三年,皇帝跪求我登基!
书友收藏:青云官道让你契约鬼,你契约钟馗?十三幺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影视那些年我们的意难平七里香挥洒校园超品神婿大相师陈平梦里花(强制、NP)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全球畸变:开局活吞黑曼巴蛇NBA:开局交易麦迪,震惊联盟小知青太彪悍,京院荣少他超爱全民神祇:我献祭亿万生灵成神再别春风玫瑰头颅少妇的沉沦魔门败类苏媚赵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