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吟半晌,才一字一句道:“我一定来。”
第47章人不散
月挂柳梢头,漏断人初静。千古风/流指下生。付与知音听。——《西厢记-听琴》
临要开场的时候,穆津京朝台下望了一眼,兴冲冲道:“念眉姐,我哥来了,在台下坐着呢!”
念眉笑了笑,他说了要来就绝不会食言,她倒一点也不担心。
但她还是忍不住透过层层帷幔往前看。穆晋北果然已经坐在台下,穿一件白色的马球衫,手里握有印刷精美的小册子,今日上演的折子戏戏文全都如数印在里边,封页上是她饰演的崔莺莺形象,靓妆丽服。他不知是看到了哪一段,唇角微勾,极其认真专注。似乎是感觉到她的目光,他抬头正好对上她的眼睛,露出一个好看的笑,朝她点了点头。
他知道她有多紧张,所以干脆不到后台来,就坐在她为他预留的位置,远远看着她。
台下已是高朋满座,陆续有人绕到前排来与他握手寒暄,他都起身一一应对,无一不妥。
城中的名流富商,近日都收到邀请函至苏城历史最悠久的剧院之一观赏最后一场告别演出,并深以收到此邀请函为荣。苏城一条主干道的广告位全数投放的都是枫塘剧院的西厢记演出海报,民间的戏迷、耄耋以及文化圈人士这才惊觉又有一个古老可怀旧的去处要湮没在时代洪流之中,纷纷求票入场。
在念眉的印象中,枫塘剧院的上座率从来没有哪一天像今次这样爆满,一位难求。
她知道除了剧团自身的努力和穆晋北在背后给予的大力支持,还有许多人付诸热忱。
比如津京亲自设计了演出的印册和海报,而以往的演出为节省成本,从没有这样精细地准备过任何印册,只在台前有一块窄而长的电子显示屏,戏文就像原声电影里的字幕缓缓滚动,更别提大规模投放广告。
而在大学任职的舒乐组织了苏城三所高校的百余位学生,包括各校的昆曲社团一起到现场。
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恰是昆曲复兴的最大希望。
念眉眼眶微微发热,清了清嗓子。如果一个依托舞台生存的表演者真有所谓的最佳状态,那么她相信眼下的她就是最佳状态。
程晓音走过来,低唤了她一声,“师姐。”
念眉回头,“嗯,都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