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的存在,姚老奶当初是知道的,姚老奶既然知道了,老姚家其他子女约莫也就知道的吧,当然,外头肯定要瞒住,就算有两个村子间有亲戚的村民,相互悄悄说过,但起码自家人是不会承认的。
要是有谁跟姚老奶说,你家大儿子还有个四女儿吧,她肯定还一句:啊呸,造谣胡说!
但是现如今小四回来了,就在姚连发家里呢,自然就有人说到姚老奶耳朵里,姚老奶便立刻急眼了,自己跑来姚连发家看,这一回也不知是学精明了,还是明知道那几个丫头不会听她的,倒是没说什么,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恨恨地跺跺脚,使劲盯了小四一眼,嘴里小声咒骂了几句,转身走了。
姚三三知道,姚老奶一回去,肯定就要想法子告知姚连发,不过,该来的总归会来,三姐妹既然把小四留下了,也就做好了心理准备,随他去吧!
倒是二叔来看过小四,拉着小四的手打量了半天,掏出十块钱塞到小四手里,说:“四丫,给你买件衣裳穿吧,我这当二叔的,头一回见面,穷得也没多钱给你。长这么大,连二叔一块糖也没吃过。”
小四人小,可却十分懂事,直觉地就往外推拒,姚三三在一旁说:“小四,二叔给你的,你接着吧,二叔疼你。二叔家没闺女呢,往后咱们长大了,都记着孝顺二叔。”
二叔听了就咧着嘴笑,说:“那当然,旁人过寿,吃闺女包的饺子,二叔老了过寿,就指望着你姊妹几个给我包饺子了。”
二叔心地还算好的,平常家里耕地之类的活,也多亏二叔帮着,就是在王小莽的事情上,二叔也是尽心帮了忙的,姚三三心里感念着呢,她爸妈不在家,她几个小孩在家,就算是再要强,有些事还是需要个大人帮着。
看看二叔一家,二婶子总有些蛮横无知不讲理,但对比三叔一家,姚三三还是愿意跟二叔家亲近的。不是她势利,二叔相比厚道些,二则实在是生活和环境逼的。
再有一件紧要的事——小四头上有虱子。一早上起来,两个大的忙着弄饭喂猪了,姚三三端个小板凳放在门口,叫小四过来给她梳头。小四头发稀疏,有些黄,长度也能扎小辫了。才梳了一下,姚三三眼尖地看到头发上有白色的小点点,就说:“不是招虱子了吧?我看你晚上睡觉总是抓头发。”
扒开头发,果然看到发丝上一个个白色的虱子卵。姚三三很快就捉到一个在头皮上爬的黑色小虫子,捏住了给小四看。
“这大母虱子咬你呢,能不痒痒吗!”说着姚三三尖着指甲一掐,虱子掐成了一张皮,指甲盖上留下一片红色的血渍。掐死一个,姚三三索性就扒来扒去,给小四逮虱子。一会子工夫,指甲就一片的脏。
“姥娘眼神不好,逮虱子看不到,也给我篦,也擦过虱子药,就是一直都没治断,姥娘活一忙,就又多了。”小四说着,忍不住又伸手去抓痒。
早头那些年,农村里孩子头上身上,好多都有虱子的,姚三三上学的时候,女生课间就有相互逮虱子的。不过姚家三姐妹都没招虱子,其实要是勤洗勤梳,自然就没有虱子了。
姚小改见了,就丢下正在搅拌的猪食,跑进屋里翻找了半天,找出一把篦子,递给姚三三说:“赶紧给她篦篦,勤洗勤篦,等逢集了再给她买点虱子药,赶紧给她治断,别给咱三个也招上了。”
姚三三一想,她跟着小四一铺睡的,恐怕真会招虱子,就笑笑说:“要篦我自己得先篦干净,别真给我招上了。”
“你这什么坏丫!小四,踹你坏三姐一脚。”
小四当然不会踹姚三三一脚,低着头,小小的心里忐忑着,忍不住又伸手抓痒痒。
“二姐,我看小四这头上,那老些虱子卵,一根头发丝上都好几个,白煞煞的一片,就算你勤洗勤篦,擦虱子药,也得好一阵子能治断。倒不如……”姚三三冲着小四直笑,“倒不如给她剃头算了,一下子全治光了。”
“小丫头子,剃个光头不难看?”姚小改不赞成。
“那不是快吗?反正她年纪小。虱子要好治,还能有那多人招虱子?”姚三□□驳,蹲在小四面前,动员小四:“小四,咱剃头算了,你看你这头发,上头都是虱子卵,扎小辫也不好看,一下子治不断,一天到晚咬你,痒痒死了,头皮都咬伤了。”
姚小疼认真想了想,说:“小四,不如真就剃光吧,反正你这么小,剃光头也正常,村里小女孩剃头的也有。”
“人家那是剃小平头,她要剃得剃光,小女孩子光头,多不好看。”姚小改继续保留意见。
姚三三推了二姐一把,说:“一边去,就你爱俊臭美,健康卫生不比臭美要紧?”说完蹲下来,继续哄小四:“小四,你看现在是夏天,剃光头还凉快,还好洗。再说这大夏天,正好要戴凉帽,等我上街给你买个好看的凉帽,你戴一阵子帽子,头发很快就长出来了,多好?”
小四点了点头,小声说:“那我剃头,你给我买凉帽,别告诉旁人。”
吃了早饭,姚三三就去邻居三爷家借了把剃头推子,果真给小四剃了个光头,滑溜溜的,衬着小四那张秀气的小脸,很有喜感。姚三三瞅着自己的杰作,一个劲儿笑。
剃下来的头发,姚三三直接就丢进了水盆里,管叫那些虱子全部玩完。她给小四拍干净碎头发,忍住笑说:“好了,多干净。”
小四不由伸手摸了摸自己滑溜溜的光头,才想起来,她的凉帽还没买来呢,赶紧洗了一把头和脸,躲进屋里去了。
隔天逢集,姚三三上街了,她今天去给杨北京送乌拉牛,顺便给小四买凉帽。另外,她心里还有旁的事。
小四这一回来,姚三三最先想到的,还是想法子挣钱,没办法,她们最缺的就是钱。姊妹四个,再会节省,也要有生活开销。再说,小四也该上小学了,九十年代,收入本来就很低,说是义务教育,然而每次交的学杂费却真心不义务,小学中学的学费,比起二十年后反倒更多。
姚三三先把乌拉牛给杨北京送去,遇上杨广州也在,笑呵呵地问姚三三:“三三来啦?你姐咋不一块来赶集?”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