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过年,唐美云的服装店特别忙。
她正缺人手。
吴佩佩来了正好,当即就将人请去服装店帮忙。
吴佩佩在唐美云店里干活,去了就能上手,再加上她年轻,反应快,销售能力也不错,一天下来,从吴佩佩手里卖出去不少衣服,光提成就能拿不少钱。
苏子礼一群小子66续续回四合院了。
和唐启武一样,回来之后同苏向南拿了一批瓜子又离开。
他们都想着能在年前赚上一笔。
苏向南乐见其成。
小子们都大了,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
自己赚点老婆本,没什么不好。
而且苏子礼几人并不是在京市卖瓜子,而是坐车到相邻的省城去卖,相当于把瓜子厂的名气打到外省去了。
免费的宣传,不要白不要。
瓜子厂的订单一笔接一笔,炒瓜子机买了一批又一批,每天大量的瓜子从瓜子厂运出去,送往京市的各大厂。
瓜子厂红红火火,在京市彻底出名了!
现在只要谁家想买瓜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苏记的炒瓜子。
老苏家一家人忙忙碌碌,从早忙到晚,每天大笔的流水流进来,苏九已经懒得去算到底赚了多少钱,只知道空间里堆了不少纸币。
苏向南整天笑呵呵的,越赚越有劲儿。
离开棉纺厂之前,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有今天。
现在坐拥偌大一个瓜子厂,手下管着好几十号人,每天经他手的流水数以万计……
这种有钱的感觉,真好!
他们家,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过那种苦巴巴,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有了钱,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
远在千里之外的梨花村。
今年的梨花村依旧大丰收。
田里的庄稼,村里的梨,梨花村一如既往,是附近十里八乡羡慕的存在。
任务粮一交,每家每户有足够的余粮不说,还能分到手不少卖梨的钱。
这对经历过大饥荒的梨花村村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大队长孙长青的目光却看得更远。
他的三个儿子都在苏向南的瓜子厂上班。
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就有五十多快,这还不算过年过节放的福利。
从三个儿子的回话中可以看出,苏向南的瓜子厂展得很好。
比他们预期得更好!
三个儿子,一个月的工资就有一百五十多块,这比他们种一年的庄稼都强!
这不禁让他想到了许多……
村里人想富裕,光靠种田是远远不行的!
他们梨花村想展,也不能仅限于种田。
于是,孙长青提起笔来,给苏向南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书信……
等到书信寄到苏向南手中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以后。
苏向南百忙之中,无意间看到了那封书信。
他拿着书信,找到了小九儿!
“这是大队长的请求,希望我们也帮梨花村想想出路!”
苏向南将大队长的那封书信递到了苏九手里。
苏九看着信上的内容,字字自肺腑,切身从村民的利益出。
对于这个大队长,苏九其实挺欣赏的。
喜欢灾荒年!我成了嗷嗷待哺的小奶崽请大家收藏灾荒年!我成了嗷嗷待哺的小奶崽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