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姑,现在还不到秋忙的时候,你看能不能让我炸麻花去镇里卖卖?”
“他爷,你才华高,能不能教我家柱子识字?”
“他婶,我家的地种粮食糊口都不够,更是赚不了银钱,你教我种籽瓜。”
许家人走在村里的土路上,时常有村人过来搭话,有的婉转,有的直接说目的。
许家人早就统一口径,就连许清林脸皮这么薄的人为了今后的安宁日子,也得硬着头皮道:“谁家以前跟我家走动,现在我家还跟谁走动。我家以前穷时,跟你家没有来往。你去找跟你家关系好的人家办事。”
这一日早晨,又是大晴天,太阳大的晃眼,安静的小梨村突然间传来老头、汉子激动亢奋的叫嚷声。
------题外话------
六一入V,当天15—30万字倒V。亲们不要存稿,要记得追文!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00籽瓜丰收大赚家人喜
“许家籽瓜地出瓜了!”
“许家的籽瓜成熟了,一亩地能出好多的籽瓜!”
“许家靠近河岸的含沙的土里也产了籽瓜!”
赵老汉、赵老大、赵老二一边跑着一边高声叫嚷,把整个村的人都惊醒了。
“到处都是籽瓜,一片片的好多好多,每个瓜都沉甸甸的。”
“这才几天的功夫,籽瓜就从一个拳头长成半个冬瓜那么大。”
“许家的奴仆不够,我们回来找人帮他家收籽瓜。”
父子三人满汗大汗,激动无比的跟赵族的人连说带比划。
赵七婶披头散发站在自家门边,酸溜溜的道:“今个收不完,明个收呗。”
赵老汉一看是侄子赵七婶媳妇,高声道:“我们怕籽瓜熟透了,烂在瓜地里,这才要帮许家收瓜。”
赵七从赵七婶的背后冒出一个鸡窝似的脑袋,眼睛里还糊着眼屎,没好气道:“叔,我家自家的地都照顾不过来,没功夫帮许家收瓜,你家不忙,还不如帮帮我家。”
赵老大冷声道:“我家帮你家还帮少了?去年你家的麦粒要是没有我家出人帮你收,就被那场大雨淋坏了。”
赵老汉懒得理会赵七夫妻,见赵德过来了,问道:“我家都去帮许家,你家去人吗?”
赵老大的老婆、赵老二的老婆、赵冬至及赵老汉的三个上了十岁的孙子孙女都准备好了,站在家门口等待出发。
“去。许家的地不少,我再叫几个人。”赵德让花氏去梨花观替他与几个族人请了一天假,而后就与这几个族人都跟着赵老汉一大家子去了许家地里。
花氏从梨花观回来,带着柳二去了许家离黄河岸边不远的沙田瓜地。
远远的就看见河岸的马路上堆着三座绿色的小山,走近了才看清楚是三大堆籽瓜。
籽瓜生得圆圆的,皮是黑绿相间,以绿色为主,比茄子大,比冬瓜小,跟中等的南瓜差不多大。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