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仅仅看了一眼题目,眼神就变得锐利起来。
郑重其事的翻开了论文。
杨老是理论物理方面的泰斗,甚至有人认为,在整个物理学史上都能排在前五的人物。
研究理论物理,必然精通数学。
这份《量子概率方程》就是一个数学问题。
却也不是纯粹的数学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可控核聚变所必须推导出的一个数学方程式。
一旦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可控核聚变的进度起码提高5o%。
核聚变是一种将两个轻元素原子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重的原子核和其他元素的过程。
这一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两个原子核碰在一起,然后融合。
但实际操作则相当于在1o公里外射一颗子弹,在这颗子弹的中心点了一个,只有子弹直径百万分之1的小点。
只有在这颗子弹击中另一颗子弹,同时两颗子弹上的小点重合的情况下,才会生聚变反应。
由此可见,生聚变反应的难度有多大。
其实这个难度都还是经过简化。
因为原子核外具有一层电子云。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则,电子云会阻止两颗原子核的融合。
所以事先还必须剥离掉这层电子云。
理论上只要塞入足够多的核原料,然后让他们高运动起来,始终会生碰撞,引核聚变反应。
现在的氢弹就是利用的这个原理,利用小型裂变核弹产生瞬时高温高压,使氢弹的核原料电离,原子核因为高温高运动。
运动的原子核多了,自然就会生碰撞,就产生了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能量。
实际上我们现在氢弹的燃料利用率不到o。7%。
但是就是这o。7%的利用率,可以使一克核燃料爆出相当于14o吨TnT的能量。
对氢弹来说,o。7%的利用率已经够用。
但是对可控核聚变来说,却远远不够。
氢弹之所以不可控,就是因为它的燃料利用率过低。
原子核在运动中的碰撞,只不过是一个概率问题,o。7%只是一个概率值,也就是说他有可能更高也有可能更低。
如果这个能量用于电,更低的时候没事,大不了电少一点而已。
如果遇到更高的时候,比如在某一时刻,原子核一抽疯,利用率达到2%,电功率顿时会暴增到两倍多。
对控制设备的负荷也顿时会增加两倍多
更可怕的是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1oo%以下的任何概率都有可能出现。
如此一来,要想整个设备能够安全,整个控制装置就必须能够承受平均输出状态142倍的能量负荷。
这样的聚变装置,平均功率还不如一台普通的燃油电机,根本就没有利用价值。
所以就需要量子概率方程,从数学上推断出最大概率,增加燃料利用率。
这篇《量子概率方程》不仅需要高深的数学水平,还需要对量子力学具有足够的认知。
杨老把这篇论文从头到尾连看了三遍。
“好,真好,太好了!”
看完之后连说了三声好,心头难掩激动。
“华夏终于出了一个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