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后珍娘先去客堂检查,今日湛景楼闭门一日,不接待外来散客,专候徐公公及随从大驾,因此客堂的桌椅都收了下去,空荡荡的十分敞阔,地上早用锯末细细扫过一回,又是熏又是吹风的,眼下便是一股子好闻的木香气,淡淡散在秋天清澄得好像透明的空气里。
窗明几净,这也不必说了,整个饭庄的清扫工作是由梁师傅领头,福平钧哥做副,大家齐心协力连干了一天一夜的成果,珍娘细细查验过一遍,凡沟渠处均用手拈过,果然无一处染尘。
清洁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风雅的装饰,这就要到楼上雅间去看了。
推门进去,屋里大桌除去,一张雕漆百龄小圆桌配的独一张的黄花梨卷草纹玫瑰椅,罩着银地红花的锦垫。
这是程廉特意安排的,徐公公自然是一人独坐一间,自己虽作陪客,也只在旁边放了一张略小些的花几,配小一些的鼓腿彭牙方凳。
一应以突出徐公公身份为要紧之处。
墙上的画也是程廉挑的,据说是大家,不过珍娘看不出什么好来,也不知是不是上当买了赝品,可是管他呢,反正他要做主就由他来好了。
胡来八来,只要他负责就行了,珍娘乐得轻松做个甩手掌柜。
于是屋里的风格便心程大人喜好为重,珍娘略扫一眼,觉得无一错漏便退了出来。
接下来便是戏台,这也是重中之重,京里来人皆都喜欢看戏,江南独有的昆曲亦是程大人欲着重介绍给徐公公的一样好玩之物。
彼时昆曲尚只在江南一带流传,还未传入京中,徐公公又是好戏之人,自然会很感兴趣的,喜欢什么的虽还不知道,至少品个新鲜劲嘛!
于是半个月前便将湛景楼的戏台做了改建。
本来前院里有个简单的戏台,不过是突出一块空台,然后两边各有退步耳房做戏班子整妆用罢了。
现在却隆而重之地筑飞檐,画立柱,因程廉是进宫看过皇家戏的,因此将宫里戏台套上来用,自然规模要小得多,但前台后台、上下场门,一切均按记忆里的比例搭盖,飞檐立柱、彩画合玺,无一不极尽讲究。
特别是头顶处,还着意加了个木雕的藻井,五只飞蝠环绕着一个巨大的宝珠,新奇精致。
只这一项,程廉便下了血本,整个藻井由一块块梨花木雕成,层层向里收缩,为的是拢音,这样方能营造出最好的听戏效果。
请来的工匠也都花费颇多,据说打头的是领建过宫中园林的老手,反正吹得神呼其神,多少天下来弄得湛景楼前院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