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意思,是这次我的这个改革方案,不但不会受阻,反而会很顺利的通过?”
“极有可能。”
“哼哼,这些人想钻空子?做梦!父亲,我又有一个想法。”
“说来听听。”
“既然有人想趁机往军中伸手,那咱们不如就做一个局。引诱那些有想法的人出手,然后再把这只手给剁了,您觉得怎么样?”
“甚好。”
韩罡和韩馥商量好计策之后,父子二人分头行动。
一个在朝堂上扔诱饵,一个去军中挑选演员。
这个演员的要求还不低,必须是中层军官,有一点资历,有一些军功,但是还没有升到将军,可以说是军官升迁制度改革的最大受害者才行。
挑来选去,韩罡最后选中了魏延。
魏延是在韩罡征讨荆州的时候收复的一员武将,当时他还只是一个荆州军的低级军官。
跟随韩罡之后,也参加了一些战役,立过一些功劳。逐渐升迁到了校尉的位置,距离将军只差一步。
可惜的是,魏延加入韩罡麾下还是有一些晚了。
要知道在韩罡领军出征的后期,其实他已经很少亲自领兵作战了。很多的战事,都是交给了周瑜和诸葛亮他们去执行。
而在少数韩罡亲自出战的战役中,又有许多慑于韩罡威名而主动投降的案例。这一下,就导致这些直属于韩罡麾下的兵将,立功的机会大大减少。
为此,韩罡麾下的武将没少抱怨。
可是,不管怎么说,那些加入韩罡麾下时间早的家伙,现在各个都已经是将军。而像魏延这样后加入的人,就落了个不上不下,非常尴尬了。
而这一点,正好符合了韩罡这次的需要。
再加上魏延也算是个有勇有谋的武将,前世里如果不是诸葛亮不愿意用他,说不定魏延的成就会远远高于历史中的表现。
这一天,韩罡把魏延悄悄地叫到了家中。
“文长,近来可好?”
“回公子的话,属下一切都好。”
“嗯,今天把你找来,是有一个任务需要交给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受?”
“公子但有所命,魏延万死不辞。”
“嗯,很好。文长不用担心,不是什么危险的任务。”
说罢,韩罡就把关于军官升迁制度的改革一事告诉了魏延。
“文长,关于这个制度的改革,不知道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只管提。毕竟这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我也想听听你的意见,查漏补缺,让这次的制度改革更加完善。”
“回公子的话,属下愚钝,这种军制改革的大事,属下实在不懂,不敢胡乱说话。属下只知道一点,公子怎么说,属下就怎么做。”
看着魏延严肃认真的表情,韩罡微微点头。
真也好,假也好,反正魏延飞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于是,韩罡说出了今天的真正目的。
“文长,军官升迁制度的改革一旦公布之后,你需要在公开场合不断抱怨、牢骚。这样一来,很可能就有人会来拉拢你。你的任务就是,假装答应,然后顺藤摸瓜,查出幕后的主使者。明白吗?”
“属下明白。”魏延脸色微微一变,但是声音仍然坚定不移。
“好,事成之后,文长你就先去由我亲自担任校长的军官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出来之后,一个将军的位子是少不了你的。”
“多谢公子栽培,属下一定不负公子所托,完成任务。”
“好,那我就敬候文长的喜讯了。”
走出司空府的魏延,被太阳晒得有点晕。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好在被等候在旁边的亲卫一把扶住。
“将军,你怎么了?”魏延的亲卫诧异地问道。
魏延经常和亲卫们切磋武艺,他的身体情况亲卫们都知道,壮的像一头牛,怎么会站不稳?
“你们以后不要叫我。。。。。。算了,我没事,回去吧。”
说罢,翻身上马,带着一众亲卫回到了自己家中。
韩罡对他们这些武将不可谓不好,像魏延他们这种外地人,来到邺城之后,韩罡都送了一座宅院。
虽然不大,但是这毕竟是大汉都城的宅院。随着大汉逐步恢复稳定,邺城的房价一路攀升,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