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保护好美玉,没人会去怪多年前那阵刺骨的风,只会谴责当时握有美玉的人。”宁汝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着,“只有他翻不了身,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将是时代的选择,连着最挑剔的史官都跳不出错来。”
她的手指微微惨淡,最后松开手中的桎梏,任由沾血的帕子落在湖泊里,下沉乃至消失。
“古来智士,少有善终。”冬日的风吹得她唇色雪白,眸光却又越发清澈,“殿下说的对,原来他真的是一个离经叛道之人,古来今往自此一人。”
容宓侧首看她。
宁汝姗看着那方帕子再也看不到了,这才扭头温柔一笑。
“我看定王妃身边伺候的人都是不认识的嬷嬷,是官家安排的嘛?”
见她岔开话题不愿多聊,容祈也只好解释着。
“嗯,想来大皇子和九皇子的死因你也是知道的,定王妃和富荣公主残害皇子,符家不究其事,甚至狼狈为奸,官家认其心思阴毒,如今符家和定王妃一家,每日都要跪在佛像前诵往生咒一百遍,手抄三卷经书,今日没完成者便不能休息。”
宁汝姗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头发,想起那个年纪尚幼的九皇子,淡淡说道:“也算罪有应得。”
“符家和定王府全都是宫内的嬷嬷,也是怕他们起幺蛾子,牢牢握在手心。”容祈理了理她的披风,“回去吧,岁岁也该想你了。”
宁汝姗嘴角露出一丝笑来。
“夫人,娘娘!捷报!捷报!”
袁令喜悦的声音远远传来,到最后清晰地落在两人耳中。
游廊口,他脸上笑容遮也遮不住。
“襄阳大胜!”
“襄阳回来了!”
第100章终章
襄阳塘报就像是一颗打破湖面的石子,瞬间惊起朝堂无数惊涛。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大燕北面战线的那座曾经是大燕耻辱的襄阳之上,官家连夜下三道圣旨褒奖第四次北伐军。
之前大魏一直在骚扰边境,他们与北地人融合较好,本就比较耐寒,所有朝中大多数人不愿此刻出战,想要忍辱负重等到夏日。
官家一直不说话,直到大典当日直接下圣旨,封了容祈为南北将军,不日出征,这事才铁板定钉确定下来,朝中大臣虽有不满,但也不敢触新帝霉头。
可现在容祈打下襄阳,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黑夜中,如龙般的烛火蜿蜒而下,明亮的光晕逐渐逼近宫门,而宫门第次而开,一骑快马只留下一道剪影在众人视线中一闪而过。
这道胜利简直是容祈送给官家新登基时最好的一个新帝贺礼,成功压制了所有的不安定的因素。
前线在此之前焦灼已有一月之久,中线在均州,金州和襄阳三处断断续续发生小规模的争斗,但一直不曾有令人欢喜的捷报。
朝中为此不少人议论纷纷,可官家和政事堂死死压着不吭声,加上新帝登基诸事繁多,随后定王病逝,一桩桩一件件都能磨得人不敢多想前线之事。
临安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头顶被薄薄的一层铁盖掩盖着,炉中火势被压抑着,久久不得出,谁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况到底如何,所有人都屏着一口气。
襄阳捷报就一只手猛地推开那层铁盖,大火汹涌而上,点燃了大燕被打压三十几年的压抑之心。
当夜,宁汝姗歇在东宫,宴清晚饭都来不及吃,就连夜赶往政事堂,他甚至还带上了长生一同前往。
宁汝姗目送岁岁也跟在他们后面去政事堂玩,眉心一簇,但很快又恢复了温柔之色。
“……东西都带上,吃食和棉被都检查仔细,对了,岁岁爱吃的糕点也备上,长生的功课要带上,不能落下作业了,殿下爱喝茶,但切记不能给他喝上冷茶,让信阳仔细看着点……”
殿中,容宓仔仔细细地吩咐着,抬眸看到宁汝姗这才招了招手:“大晚上的,害你也跟我忙碌,你们都下去吧,这几日定王祭奠设在宫中,务必让东宫之人谨言慎行,不可随意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