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先生也在家里,听见她进屋的脚步声,问,“小姑娘搬了进来?”
“嗯,小姑娘也是不容易。”
“是啊,咱们多照看下。小姑娘年龄不大吧?”
“听老沈说,五年前小姑娘十岁,现在算算也不超过十六岁。”
“那是挺可怜的,小小年纪失去父母,与祖父,伯父们一起生活,即便不苛待,但也不会有多少温暖。”
第144章民国孤女(01)
“肯定的,杨家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都是普通人家,长辈们整日为生活奔波,回到家里自己的孩子都管不过来,怎么会管侄女。”
苏英的丈夫说道。
“还好,小姑娘的父母虽然去世,却用两条命给她们唯一的女儿留下了一套公寓。现在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不用去睡桥洞。”苏英虽然家里条件不错,但她自幼生长的乡间。
见惯了,各种事情。
也知道人心并不全是美好的。在许多时候,利益面前,人心险恶着。
“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夫妻两人感慨道。
隔壁的杨清,给几位搬家的人,结清账以后,关门,开始清理行李。
好在原主的物品不多,除了几套轮换着穿的季节性衣服,鞋子,就是一套床上用品还有原主的书,以及原主父母的遗物。
遗物,放进空间。书也放进了空间,等以后再整理。
棉被也放进空间,她不喜欢原主以前睡的那硬成一坨一坨的棉被。
不知道睡了多少年。
收拾完毕,在厨房摆放好米面粮油盐酱醋。厨房里有两个火油炉,还有靠窗户边有藕煤炉子。
厨房连在客餐厅,中间有道门,但厨房里面的后窗没有阳台,边上是水池与灶台,灶台上放着两个火油炉下面还有一个藕煤路子。在一侧砌的有池子,里面是放煤球,木炭之类的地方。
一侧是切菜上案板,还有碗柜。
家里被租客里里外外的用心收拾过,全部都干干净净。
倒省的她再收拾,只是擦擦灰尘,扫扫地,拖拖地就差不多。客餐厅后面的阳台,有晾衣架。
用几根粗铁丝绞成一根,特别的结实。
在阳台的两侧,钉的钉子铁丝绑在钉子上,牢牢的。
倒是蛮好用的。
客厅里面的沙发,家具,都是用心维护过的,没有破损之类的。客厅还有一台老式的电风扇。这个给了杨清一个惊喜。
出了客餐厅,杨清关好客餐厅的门,进到隔壁的房间,一边有两间房。
她选了客餐厅左侧的第一间房做自己的卧室。
在床上铺了两床棉被垫在下面,上面则是用的蚕丝被(子母被),方便春秋用,夏天则是用薄毯。
胡桃木的实木家具,床也是那种简约的高低床。
住几年以后刷刷墙壁,其余的都不用动。
在卧室的衣柜中,挂上了自己能穿的一些旧衣服,全是别的世界的旧衣服,但适合如今的时代穿的那种,至于原主的衣服鞋子,全被杨清收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