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两人都挺尴尬。
这丫头一点也不好玩,一点也不知道婉转些。
董老咳咳两声问,“小杨啊,我想上门感谢你,可又怕给你带去了什么麻烦。我与家人商量了下,明天请你去我干休所的家吃晚饭,你有时间吧?”
“啊,有,您老人家亲自来请,我肯定得去啊。”
彭老也忙说,“星期天,我家请你吃午饭。有空没有?”
“有。”
“那说好了啊。”两人得到答复欢喜不已。
身边有个神医,不说治病的手段怎么样,至少人家制作丹药的手段了得。
这样的人只能交好。可万万不能疏远。
正好两人都需要感谢杨清,请她吃顿感谢饭,是应该的。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两人才挥手满意的离开。
第二天下班以后,董家在首都的子女都来到干休所。
董家目前只有两兄妹在首都,还有两兄弟在地方部队。
兄妹俩人的伴侣还有孩子也一起来到干休所,得到父母的交代,知道今晚请的小姑娘只能交好不能得罪,具体原因,他们也不知道。父亲说,不能说,是国家秘密。
四个字,多重的分量。两对夫妻都是中年人,也经历过战争年代,也是早早的参军(后来转业到首都地方单位),无论性格咋样,可觉悟是有的。
知道四个字的分量,也代表着不能问。
都是下班前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带着替父母准备好的礼物,好菜,来到干休所。
进门就开始忙活,第三代要等放学以后才能来。
杨清来的时候,董家蛮多的人。下班以后,杨清也回了趟不远处的家里。
回家拿了礼物出来的,到楼下遇到朱九老娘。。那老太太的跟老鼠见猫一样,蹭的就跑进屋,吓的呀,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如此。
董老带着儿子一直在家门外踱步,远远见到杨清就迎上去。
寒暄过后,进屋。
屋里原本打打闹闹的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都望着今天爷爷(姥爷)家里的贵客。
几个孩子只有一个想法:贵客怎么是个漂亮的小姐姐。
刚穿越而来时的枯瘦的黄毛小丫头经过快一年时间的养,已经白白嫩嫩,还长高了些。
小脸蛋也张开了一点点,更加的好看。
底子真是不错。
柳叶眉,明目皓齿,肤白貌美大长腿,挺翘的鼻梁,一切都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
几个孩子看了好一会儿,直到杨清与长辈们寒暄完毕,几个孩子才没有继续盯着看。
杨清坐下前,递上礼物。虽然是感谢她,但第一次正式的上门做客,杨清也带了礼物。特意找别的熟悉董老的老爷子打听过,董老在首都的孙辈有四个,兄妹两家一家两个孩子。
没给长辈们送礼物,四个孩子一人送了一份礼物。
“这是?”董老接过,发现礼物居然是小小圆形瓷瓶。
“董老,这是送给您家的几位弟弟妹妹们。您替他们收着。”
杨清也没有解释,因为瓶子上有贴上纸片,上面有写这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