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于杨家其他的人,在她眼里都是坏人。
罗敏看着杨母与温柔带着部分行李离开,帮劝着周围的邻居,“好了,好了,大冷的天,都回去为过年做准备。我家要关门收拾。”
“建国家的,你这是干啥,我们还想帮你们劝劝老杨。”有人看戏还没个够,还不过瘾,想着要再看。
“叔,不用你们劝,我们做晚辈的会劝。收拾完,咱家还的乡下过年。”
罗敏不管不顾把这些人推着离开,砰的关上门。
今年的大年三十注定是沉重的,一家人收拾收拾,关上门,回去乡下老家。
老家村里过年还是有那个年味,即便没有人贴对联,不能去山上拜祭祖先,可村里来回跑动不拍冷的孩子们,依然让人觉得年味十足。
孩子们各家跑动,口袋中装的满满的。
全是平时没有的零嘴。
孩子盼过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穿越而来的第一个新年过去了,杨清初四就上班,回饭店工作。
初九,杨父杨母离婚。
初十,杨清的工作被调动,突如其来的调动,调她北上进首都一家干休所工作,在那边工作。
家具,全给了家里。房子与罗敏对调,让罗敏欢喜的不行。
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早上,她抵达首都。
直接去到干休所报道,接她的人,幸好开着车,如若不然那么些大包小包,真不知道怎么弄走。
……
在新的工作岗位,已经熟悉,已经全部适应。
北方与老家不同,干冷干冷。已经是五月,却没有老家暖和。
偶尔还有极冷的天。
早上上班,杨清直奔一座小小院子。“彭老。”
手中提着一个铁水桶。
走出来老人家,身体已经大好,“小清提的什么?”
“鱼,早上早起去溪边晨练,顺手弄了几条不大不小的鱼,等下中午,我给您与王奶奶做鱼吃。清炖,红烧,您想吃什么咱就做什么?”
她现在在干休所做文职,但也学习什么是营养餐,怎么做营养餐。不到两个月,她就全部学会。
彭老蹲在地上,用手戳水桶内的鱼,乐呵呵的。“好啊,清炖的,喝点鱼汤。”
“行。”
杨清也住在干休所隔壁的一院子里,她的宿舍也是一室一厅的房子。比老家的还大一些,也能自己做饭,还有卫浴间。这里几十年前是敌,军,的一家军官俱乐部。干休所就是俱乐部的最奢华的那部分,杨清住的宿舍楼,也是之前的俱乐部员工宿舍楼。两个院子从以前就是分开的。只是两个院子一直挨着不远,都在一条直线内。
现在成了职工宿舍,也不是哪一个单位的职工宿舍,是好几个单位的职工宿舍。里面住的人挺杂的。不过都是政,府,部门的职工。
杨清上班的时间,朝八晚五,不像以前晚八点还没有办法下班。也有了正常的休息时间,星期天,杨清可以自由休息。
干休所内的工作都不算忙,甚至有些轻松。她所在的是地方干休所,不是军队的那种。
彭老从在老家动手术好回到首都以后,就搬了进来,与老伴暂时居住在干休所,这里在老城区的边缘。
下午,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出去走走,在干休所内走动。
干休所内的环境不错,这些年栽种了不少的花卉还有一些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