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土文艺作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愈发寥落。明明经常被约稿,对方创作要求基本上都直截了当写得清楚:不要写农村背景的故事,现在读者不爱看。要写新鲜的时尚的成功故事,写外国发生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到了外国,故事又不要求局限于城市之内了。
但可以因此断定乡村文艺作品没市场了吗?那可未必。
像是《乡村爱情》《马大帅》《刘老根》之类的,火爆荧屏了十几年嘞。每种类型的剧都有自己的受众,农村剧也不例外。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农业人口,还有即便早就是非农身份也一人无法剪断的乡愁。那些农村背景的剧,刚好可以抚慰人的心灵。
陈高氏感觉这事靠谱,要真拍这个,连群众演员都不用特别去找,村里人就能顶上。而且多好看啊,她就觉得这种剧好看。
陈敏佳却迟疑,那可未必吧。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喜欢看的剧,她和她的小伙伴可不愿意看啊。像奶奶爱看的那个《苦娘》,她每次都感觉好窒息,完全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好吧,她承认她凉薄,她知道主人公很可怜,但她感觉好难受,真的不想看。
网剧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啊,只有在网上红起来之后,电视台才可能购置然后改成台播呢。
郑明明想了半天,终于有主意:“应该是轻松的幽默的,不管反应什么主题,表达方式得是活泼的。这样大家才不会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去看剧。”
以她投稿多年的经验,当她写幽默向类似于《阿Q正传》风格的文时,在杂志上的连载效果是最好的。即便故事的内核隐藏着苦难与悲哀。
想必电视剧也差不多吧。
吴若兰点头:“嗯,就跟小品一样。”
现在小品反应的农村生活占大头,哪个不好笑好玩呢,大家都喜欢看呢。
餐桌上的人纷纷附和,觉得这说法有道理。现在又不是苦大仇深的年代,大家都更喜欢看轻松的充满希望的东西,自己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啊。
电视剧嘛,得满足观众心理需求才有市场。
好,作品的基调定下来了,那要拍摄什么内容?像《喜盈门》那样的家长里短嚒。嘿,这片子老咯,高桂芳却隔了这么多年还记得。当时真是很想抽那个大嫂强英啊。
陈凤霞摇头:“不行,现在年轻观众的观点不一样。搁现在,水莲就是个圣母包子,要被骂死的。感化强英做什么?得狠狠地锤死她,才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想法。要打怪。”
陈文斌感觉自己的膝盖中了一箭,他老疑心陈凤霞这是意有所指,内涵他是那个怪呢。
好在还是姐夫替他解了围,笑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倒是有个想法,往三农问题上靠。现在不是关注这个嚒,可以从陈家庄的变化入手,描述村庄是怎么发展的。前后一对比,就好像观众自己种出来的新天地,代入感已经不差。我看现在的网友也挺喜欢种田的,改造盐碱地还有在沙漠种树,大家的参与热情都不低。种地也差不多啊。”
陈凤霞在心中狂笑狂点头。没错没错,种田文可是主要流派之一,还有这种苏爽的种田致富情节,可受欢迎了。开局一头牛,结尾一栋新农村,多爽多开心。
大家也觉得这事靠谱,新农村新气象欣欣向荣朝气蓬勃,有希望有美景就很棒。
陈文斌当场拍板:“好,就拍这个农村发家致富剧。”
他激动地一口气干掉了碗里的汤,开始呱唧呱唧地提要求:“要把咱们村和起镇上的其他村都拍进去,要把咱们在种在卖的东西都拍了,尤其是孔雀和天鹅。现在鸡价跌的,鸡蛋价格也不行,得养孔雀。我今年孵的孔雀不少,到时候得让人知道我这边卖孔雀苗。还有天鹅,天鹅多好啊,长得快,现在就能吃了。嗯,等好好挑挑剧本。”
陈敏佳疑惑:“有剧本吗?”
大概是《流星花园》的后遗症,现在影音频道上毛遂自荐的项目基本上都是“霸道总裁爱上我”,咳咳,距离农村剧有点远。近两天上的项目倒是加了一部反特片,应该是受楚导新作的影响。
陈文斌开始挠头,这问题挺愁人的。自己找人去写吗?哎哟,得多少钱啊。
在大钱上一向抠门的陈文斌龇牙咧嘴了半天,终于无耻地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自己的外甥女儿。他笑嘻嘻地看着郑明明:“明明啊,好好写,写好了舅舅就找人拍啊。”
呀,明明上小学那会儿就写言情小说的纸上偶像剧了,现在写个乡土剧肯定也不在话下。再说论起陈家庄的变化,非村民群体里,谁比得上他们几个了解情况啊。
人家作家搞创作要采风要体验生活,她连这个环节都可以省下来呢。
陈大爹却皱眉头,直接训斥儿子异想天开:“瞎胡闹,明明马上就要去上大学了。”
他话一出,餐桌上瞬间陷入沉默。陈凤霞都喃喃了一句:“要上大学了啊。”
上辈子,她最大的遗憾就是早早跟女儿分开,从女儿回老家念初中开始,女儿就离开了家庭,以至于此后多年都难以弥补裂痕。
重生回来,她想和女儿多亲近。结果她的小姑娘跟春天的小树苗一样呼呼往上长,嗖的一下就变成了大学生。她是早早就买好了北。京城的房,她以为自己早就做好了孩子离家的准备。结果京中的房子成了蜜月房,而她到现在都没真正接受小孩要离开家的事实。
她的明明,才是个小姑娘呢。
当妈的心情惆怅,弟弟妹妹们却欢天喜地,噢噢噢,姐姐是大学生了呢,多帅多有面子啊。
小三儿还骄傲地挺起小肚子,认真地宣布:“只有我姐姐是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