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粮食下来之前,已经无粮的百姓要怎么办,以何为生?”庄柔问道。
在来之前,明堂先生已经思索过此事,早有了准备,他例举了几个想法,凭他在青梁的名望,实施的机会很大。
他向庄柔款款道来,他能到各地游说,让当地的富户多买下灾民为奴仆,减轻各户穷人的负担。
有田地的灾民还可以用地换粮,等渡过这个关口后,可以重新租回卖出去的地,成为有依靠的佃农。
佃农的粮种都是地主先供给,待到收获之后才扣除,可以解佃农的燃眉之急,不用担心无粮可种。
还有一条门路,青壮年可投军,朝廷年初时下了旨意,今年要征四十万新兵。
现在强征之后还有十余万人的缺口,去了那有吃有喝,还能建功立业,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至于老弱的百姓,可送回家乡,靠着乡亲邻里和族人帮衬,家中没有青壮年抢食,活到来年肯定行。
庄柔有些意外,他说的有些道理,不失是个解决大量灾民的好法子,只不过全是站在高高在上的权贵那边提出来的。
权贵富户用少量的粮,收购了大量的田地,得到卖身奴仆和失去了土地的佃农。
而军中多了十几万终身军户,她可是知道在青梁国普通征兵,劳役几年之后,便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而像这种卖身般的投军者,除非立了大功,不然就得到五十有余,才能被几百钱打发回家。
送死的时候都让他们先上,绝大多数都不能完好的回乡,可以说是以整条命换几年的活头。
不过,这意思是鸿业帝想要征兵发动战争?
但现在蝗灾严重,就算征满了兵士,他也没粮开战。
这便是天意吧。
而且庄柔并不赞同明堂先生的办法,那只是借着救灾的名义,趁机敛财罢了。
真想救人,开仓救粮不就行了,大户有的是粮。
她其实并不知道明堂先生到底在青梁有多有名气,但可以借着他做一件事。
“先生,你担心我哥哥还不如注意一下宫里,皇上如此疼爱国师,说不定哪天就把皇位传给他了。”
明堂先生愣了一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庄柔却神神秘秘地说道:“明堂先生难道不知道,国师是皇上的亲儿子?妖妃生的。”
“什么!”明堂先生浑身一震,此事他可是从来没听说过。
第829章洗刷过的清爽
明堂先生离开土地庙时,走的很匆忙,仿佛家里着了火一般,让侍卫抽着马儿拉着车飞奔而去。
庄柔站在土地庙外看着他们离开,决定去打听一下,这明堂先生到底是什么来历。
流民大多大字不识一个,哪能知道什么明堂先生,还以为是谁爱搞小明堂,那可不是什么好人,还提醒她可别上了当。
见他们是指望不上了,庄柔找了个有学堂的小镇子,给了那干瘦的教书先生半小口袋豆子,他便把明堂先生的祖宗几代都透了个彻底。
就连那些不知真假,流传在众人口中的花坊趣事也没放过。
庄柔听了之后才知道,明堂先生是青梁国大世家宫家的人。
这宫家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出过十几位大学者,大儒三位,但凡摸过书本的人,都知道宫家的大名。
而青梁学子无不为能在宫家的清省学堂求学为荣,就连皇子也有惯例,必须在清省学堂求学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