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南北宗论,把国画按照水墨和青绿分类,实际上是文人和传统画家的区分。
南宗画即文人画,北宗可以当成宫廷或者画院派画家,勤习苦练的那种,青绿山水也比水墨需要功力。有名的比如《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就是画院的。
以下为我个人观点,如果有误请不要打我,接受批评纠正。
当时文人画家比较多,地位比较高,把水墨归为南宗,崇南贬北,渐渐就走了极端理论。
历史上画师地位的确偏低。有一名当官的文人因为擅画,皇上叫他进宫画画,小太监没喊他的官职,直接说请画师XX来,结果气到从此不画了,也不让子孙后代画。
文人画,重写轻绘,虽说书画同源,但画画还要拼书法诗词。文人擅长这类,没毛病。
南北宗论盛行了二百余年,影响了很多画家的创作方向,直到近代慢慢被纠正了。都是绘画,技法可以相互学习融合,没必要强行分类,两种画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时代发展水墨画现在是主流,而且也融合了一些青绿的技巧。
第一十一章不忘初心
墨雪涛:“真丑!”
墨雪涛:“一如既往的丑。”
墨雪涛:“一看就是你画的。”
顾青舟“……”
墨雪涛三连击后,总算顾忌徒弟的面子,补救道:“一看就是你受伤之后画的,伤还没养好,听师父的话,多修养吧。”
顾青舟都要哭了。他也不想画成这样,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受画道影响,斗图大陆的画作都追求逼真,哪怕水墨画重意轻形,也得有个形状在。
顾青舟画得是什么?一个哆哆嗦嗦不规则的圈,就当作脸了,五官更是……毫无美感,颠覆了传统审美。连出身墨池画院,兼两家之长的墨雪涛都欣赏不来。
斗图大陆的审美,还得从画道的起源说起。出自“画龙点睛”典故。
梁朝有位大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这些龙栩栩如生,就跟活得一样,张僧繇却不点睛。因为给龙点上眼珠,龙就会破壁飞走。众人不信,张僧繇被逼无奈,给其中两条龙画上眼珠。“点睛”后,两条龙破壁腾云而去,不知所终。墙壁上徒留未“点睛”的两条龙。
这便是画龙点睛的故事。
至此,画道诞生,画师们也掌握了“点睛”之技。
所有人不管画什么,都追求惟妙惟肖,效仿“画祖”张僧繇。哪里会如同顾青舟这般随意?他的表情包画风简直是画界泥石流,太具有颠覆性了。
顾青舟将表情包拿给师父看,可以说十分有胆识。但被嘲笑画技,总比被当成弱者,始终小心翼翼对待好。
墨雪涛虽一脸嫌弃,出于对自家徒弟的信任,他还是伸手接过纸,捏着表情包随意一读,就变了脸色。
顾青舟的画风格另类,效果却前所未闻,威力惊人。
“走,跟师父去后山!让为师看看你的本领!”
墨雪涛心念一动,两只仪态美妙,引颈弄姿的仙鹤,便出现在两人面前。
顾青舟虽不辨颜色,仍然能看出鹤羽洁白如雪,鹤顶红冠艳丽,联系到师父以鸡血石为颜料入画的奢豪,顾青舟都感受到那抹鹤顶鲜红到眩目。
这两只出自墨雪涛之手绘制的仙鹤,舒展翅膀,以清闲脱俗的姿态,展现在顾青舟眼前,这一刻他感受到绘画之美,也越发和自己对比强烈。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顾青舟联想到了形容仙鹤的诗句,心中满是感慨。
“好了,别沉浸在为师的画作中了。快骑上仙鹤跟师父去后山。”
墨雪涛驾鹤凌空,衣袂飘飘,容貌出尘犹如仙人,顾青舟也赶紧乘鹤一路跟随。
画院内有专供学生用于实验“点睛”效果的场所,而画院后山就是师长们的地盘,没有师长带领,学生们只会在外围原地打转,连后山在哪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