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婶子就住在吕婶子家隔壁。
家中男人早亡。
只留下赵婶子和她儿子两人。
他儿子虽然只是十五岁,却已经是秀才了,现在白麓书院读书。
赵婶子就靠着给人浆洗缝补并出租自己家的一半屋子来维持生计和供儿子读书的。
顾香凝曾有幸吃过赵婶子做的菜,手艺特别好,哪怕只是普通的平民小菜都可以做得有滋有味,让人垂涎三尺。
听到是赵婶子来做菜,顾香凝可太开心了。
除了是赵婶子做菜好吃外,另外一方面则是,顾香凝有心想要租赵婶子的屋子。
赵婶子的院落不大,只有一间屋子要出租,却是难得的独门独院。
吕婶子这里虽好,可是,那院落却有三间屋子。
有苏斯年这个先例在,顾香凝是怕了,她可是要住上三年呢……她不想和三个书生一起从《诗经》《礼记》聊到《大学》《中庸》啊。
还是独门独院的,住得放心。
反正离吕婶子也不远,仅一墙之隔。
她打算等苏斯年离开后,就考虑行动的。
正好今天赵婶子来,等一会儿有空时,她去问问看赵婶子看那房子什么时候能空出来,上次听吕婶子说好像快了。
吕婶子见顾香凝双眼发亮的样子,虽然,嘴上嗔怪,但实际上心里也高兴。
这孩子总算是走出来了。
吕婶子留下来烧水,给赵婶子打打下手。
四方青砖小院笑语阵阵,烟火气十足。
顾香凝跳上了吕大叔特意为接苏斯年而租的青蓬马车,坐在马车另一侧的车辕上,开开心心地接苏斯年去了。
他们已经出门挺早的了,可是,等来到贡院才发现有人比他们来得更早。
他们的马车根本就挤不近前,只能远远地在一棵树下。
中午一到,贡院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从里面陆陆续续走出应试的考生们,个个脸色不好,游魂一般,有人甚至是两个或是几个互相扶着走出来的,那模样比之城外逃难的灾民也差不多了。
考生往外面走,寻人的往里挤。
有人笑、有人哭、有人面无表情,伴着守在外面的亲人的阵阵喊叫,乱成一团儿。
吕大叔牵着马,掂着脚的往贡院门口望,可是眼前人山人海又吵杂无比的,根本就看不见人。顾香凝着急地在车辕上站起,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怎么还没出来呢?”
“也不知道考得怎么样……”
虽然,顾香凝不懂科举,可是,她感觉苏斯年就像是没有问题的样子。
从考场里出来的考生,个个跟鬼似的。
眼眶子发青、胡子拉茬,脸色腊黄、衣衫宽大,顾香凝把这个形象往苏斯年的身上一套……哎呀……有画面了……好兴奋……怎么办?
顾香凝跺着脚,着急万分,“怎么还不出来?”
正念叨着,就看见从贡院门口缓步优雅地走出一个考生来,青丝如瀑,凤眸潋滟,一袭青衣,衣袂翩然欲飞,清雅若仙。
顾香凝的双眼瞪得猫儿般圆溜,满眼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