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俞向清已经跟他们解释过了,“陈奶奶人很好,但是她儿子在外地部队,没办法照顾家里,她儿媳妇生孙子的时候难产去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虽然不愁吃穿,但是家里缺少人帮个手,她还希望我多少能教教她的孙子孙女读书认字,我们各取所需,处的很好。”
她有些忐忑,怕她爸觉得她从知青院里搬出来太冲动了。
当然实际上,俞青山并没有那么想,他仔细的问了她搬出来的经过,得知是她舍友老是喜欢占她便宜,知青院里又没有其他的空床位,无奈之下才会搬的。
“你做的没错。”
俞向清很惊喜,“爸,真的?你觉得我没错?”
俞青山再一次肯定,“对,你没错,住的不舒心,就不在那边住了,你们知青队的负责人他也没有反对,不是吗?”
郑科点头附和,“是啊,我们大家都有眼睛,合不来搬出来住也挺好的,这也不是头一个,还有其他知青在乡亲那里搭伙的。”
得知那户人家就只有一个老太太,还有两个不足十岁的孙子孙女,俞青山松了一口气,“周围住着什么人家?”
俞向清乖乖的答了,有问必答的样子让郑科看的都有些好笑。
可从来没看过她这幅乖巧的样子,就跟小学生被老师教训的样子。
“我左边住着一户大家庭,家里十几口人,孙子都娶媳妇了,还没有分家,壮劳力多,右边大概100米那户人家住着村里辈分第二高的老太公,距离知青院其实也不远,大概800米。”俞向清知道爸爸是担心她的安全,所以她把周围住的人家都说了一遍。
咳咳,说到底,隐瞒着,她心底还是虚的。
俞青山听着,脸上不动声色,这样看起来条件还是不错的,毕竟人家的儿子是在部队,军人在这时候地位很高,就算他人不在,有这个名声,别人都会下意识的偏向,而且军人有固定的津贴,家里人口也不多,日子不会过得太差。
也就有余力把这房子收拾的好一些。
看着这房子,俞青山这才点头了。
人送到了,郑科,“那我就去把这牛车还了。”
俞青山,“今天麻烦你了。”
俞向清:“谢谢郑同志!”
陈奶奶也提前知道俞向清家人会过来,看到他们大包小包的,过来打招呼,“同志,你好。”两个孙儿也好奇的探头探脑,看着这外乡来客。
俞青山俞向安都表现了自己的友好,主动露出笑容。
俞向安:“……”
这边的话有些难懂,她其实没听明白。
俞青山对陈奶奶的话连蒙带猜的能明白,还能蹩脚的对话。
俞向安:“……”
爸,威武!
俞向清一直关注着妹妹,趁着爸和陈奶奶对话,偷偷过来压低了声音,“听不懂吧,一开始是不习惯,多听一阵子大致就能听懂了。”
这还得亏他们老家跟这里距离不是很远,还在同一个省内,比起外地来的完全是听天书,他们这还算不错了,不是所有人都会说普通话的,在村里,会说普通话的才是少数。
他们把带来的包裹放到了俞向清的房间里,俞青山当即就从里面拿出一些吃的拿去答谢陈奶奶,多谢她对自己女儿的照顾。
陈奶奶不肯收,最后推辞不过还是收下了,然后说他来这边可以住她儿子的那间房,那里现在空着,有床铺,可以直接住人。
这样他就不用打地铺了。
这算是意外之喜。
等到答谢完了,一家人才坐下来好好说话。
陈奶奶已经识趣的离开了,把这地方让给他们一家人。
俞向清给他们倒了水,“渴了吧,喝水。”